王建淞整理
“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幽。”千古名刹少林寺位于河南省中岳嵩山景区登封市境内,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群山环峙,少溪南流,翠柏蓊郁,景致幽雅。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和少林功夫的重点发祥地。千百年来,历代先贤、帝王将相、高僧名士、文人墨客、百姓士民在此巡游礼佛,习禅演武,歌咏书丹,修阁建殿,拓荒耕耘,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
2010年8月1日少林寺古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12月,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嵩山少林寺被授予中国国家AAAAA级景区;2013年5月,中国国务院将少林寺古建筑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嵩山少林寺及其周边都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和古建筑呢?笔者在此给您详细介绍一下。
一、少林寺院
少林寺院即少林寺常住院,为住持僧及众执事僧主持佛事活动和起居的场所,为寺院中心院落,现通称少林寺。寺院坐落于嵩山少室山阴的少溪河北岸,背依五乳峰,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寺院中轴线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7座建筑,两侧还有众多配殿和亭台楼阁。少林寺规模宏大,殿宇堂皇,为文物古迹荟萃之地。1963年6月20日,少林寺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 是少林寺的大门,由正门和东、西掖门组成,创建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间正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架。大门上悬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圣祖玄烨所书,匾正中上方有篆书“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章。山门屋顶为造型精美的琉璃脊,两端龙头昂首,中间宝塔矗立;四面的坡脊还饰有群兽。山门内正中有一木制佛龛,中供弥勒佛,盘膝而坐,手持布袋,笑容满面。佛龛背面是持杵而立的木雕韦驮像。山门于1974年落架大修。山门两侧为面阔各一间的硬山式门庭。其前为八字形砖墙,东墙内书“大乘胜地”,外书“嵩山少林寺”;西墙内书“禅宗祖庭”。山门前有一对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雕刻的石狮,狮高1.67米。石狮前左右两侧有1995年重新恢复的旗杆,东西两旗上分书“佛恩广大”、“法力无边”。
石坊 山门前东西两侧有两座建于明代的石坊。二坊高5.9米,由青石雕造而成,皆为双柱单孔庑殿式建筑。石坊结构严谨,屋顶雕有脊饰,坡雕瓦垄状,下雕斗拱。其最下的横梁上,东石坊雕有“双龙戏珠”、“双狮戏珠”,西石坊雕“双狮戏珠”、“双凤朝阳”图案。东石坊外面横额上刻有明徽王正书的“祖源谛本”四字。两柱外侧刻对联:“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东石坊内侧横额刻正书“跋陀开创”四字,无对联。东石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西石坊内侧横额刻明徽王正书的“大乘胜地”四字,内侧石柱刻对联:“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面接嵩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西石坊的外侧横额刻正书“嵩少禅林”四字,外侧两柱刻对联:“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西石坊建于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两石坊皆为明徽王府出资兴建。
碑林 在山门后至天王殿中间有一大甬道,两侧有小马道,为寺院碑刻集中之地,由于碑多如林,故称“碑林”。这里原存放少林寺众多名碑,如唐代《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宋代《三十六峰赋》,元代《息庵禅师碑》、明代《千崖万壑碑》、《释迦双迹灵像碑》、《淳拙禅师碑》等。1984年至1992年,这些重要碑刻均移至新建的碑廊内保存。如今碑林尚存有碑刻35通。其中明碑10通,清碑11通,现代碑刻13通,年代不详的1通。知名的有明代《豁免粮差碑》、《月舟禅师碑》,清代《承修少林寺工程碑》、《禁焚山林碑》,现代《日本宗道臣大和尚归山纪念碑》等。在碑林甬道中间,今存古银杏树五株。北边的一株尤为粗大,高约30米,胸围5.6米,树龄在千年以上。
碑廊 碑廊即少林寺慈云堂,旧时为千佛庵,在山门后碑林东侧,建于清康熙时,门额刻有“慈云堂”三字,两侧有石刻对联:“谁开东土西方法,人在千崖万壑间。”对联为清贾臻书于咸丰辛亥(1851年)秋。原慈云堂早已倒塌。1984年,重修少林寺时在慈云堂旧址建42间总面积85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回廊,用以保存少林寺碑刻,因名“碑廊”。2005年在庭院正中建方型双层飞檐楼阁一座。1984年至1985年,将寺院碑林及散存各处的名碑20多通移于碑廊。1986年至2002年少林寺及文物、宗教部门又将散存各处的碑刻70多通移于碑廊。碑廊现存有古碑107通,其中北齐1通,唐碑6通,宋碑5通,金碑5通,元碑10通,明碑70通,清碑7通,年代不详的3通(重要碑刻见第九节)。
锤谱堂 原名西来堂,在山门后碑林西侧。据乾隆十三年《少林寺志》载,西来堂为康熙时曾任登封县僧会司僧官的少林寺僧真喜创建,乾隆初年重修,清道光时又重修。1985年,重修少林寺时,建42间总面积为85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长廊,并将历代少林寺武僧习武的主要拳法及僧兵历史故事,分14组、215尊塑于长廊之中,由此名之“锤谱堂”。2005年又在锤谱堂正中建方型双层飞檐楼阁一座。
天王殿 位于山门后中轴线上,是少林寺常住院第二进建筑,清雍正十三年前为寺院山门。此殿历经修建,至正三年(1343年),少林寺住持无为重建山门,将山门改建成面阔五间,进深四架的重檐歇山式建筑,同时内塑佛教四大天王像,外塑二金刚神像。原殿正上方旧悬有“天下第一祖庭”匾。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圣祖玄烨御书的“少林寺”匾也曾悬于殿门上。原殿于1928年被石友三焚毁。1981年7月,国家投资31万元,依天王殿旧照及《少林寺志》所载原殿旧式重建,殿前重塑了两座高大的佛教金刚护法神像;殿后重塑了四大天王像,依次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佛教上说四大天王各保天地东、西、南、北一方,使天地间“风调雨顺”,故民间称之为“护世四天王”,也俗称“四大金刚”。殿上方今悬有楚图南题的“天王殿”竖匾。
大雄宝殿 又称大雄殿,古称大殿、三世佛祖殿。位于中轴线天王殿后,是寺院规模最大的殿堂,也是寺院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该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原殿重建于金大定九年(1169年),历代多次重修。殿中原塑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称“三世佛”或“横三世佛”。殿内原悬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圣祖玄烨御书的“宝树芳莲”匾额。门外檐下悬有“大雄宝殿”匾额,还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高宗弘历御书的“香岩云梵”匾及对联:“法域启三明慧通眼藏,香岩标七净妙涤心尘。”1928年,大雄宝殿被焚,1984年7月重建,1986年10月殿堂竣工。
重建后又重塑三世佛像,并新塑了十八罗汉像。殿中神龛后又塑了绿竹观音像。殿内东侧置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所铸铜钟及地藏王木雕像。殿成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悬于殿外。门前月台的石阶两侧的栏板左右顶端有被焚前雕制精巧的小型狮、龙像。大雄殿的东侧为香积厨,西侧为库房,为1995年重建,2004又依旧式再次重建。在大殿的月台下存有诸多少林名碑。如唐代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元代的《圣旨碑》,明代的《重建初祖殿记碑》、《幻休禅师行实碑》、《道公禅师行实碑》,清代的《重修千佛殿碑》、《乾隆诗碑》等。月台下正中还有高约10米的铁制宝鼎,共三级,为佛历二五三四年(1990年)铸造。
紧那罗殿 位于大雄殿前月台东侧,面向西。原殿为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殿前有木制明柱两根。该殿创建于明初,殿内原供三尊紧那罗王像。该殿于1928年被焚毁,仅存殿基和紧那罗王铁像。1982年,河南古建研究所重建。殿中重塑三尊4米高的持棍护法、妙法、持法紧那罗像。殿外悬“紧那罗殿”匾及“默坐爨炊世无闻,挥棍嵩少显禅门”对联。此殿2004年又依日本所存六祖殿旧照再次重建。在紧那罗殿西南,原有“御碑亭”,为亭阁式建筑,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已毁,仅存乾隆御书“宿少林寺诗碑”。
六祖殿 位于大雄宝殿前月台西侧,面向东。原殿为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殿前有木制明柱两根。该殿始建于明初,原殿内塑六祖朝观音像。1928年,六祖殿被焚毁,仅存殿基。1983年重建,殿建成后新置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五尊白色玉雕像。两山墙下,北侧塑禅宗初祖达摩、三祖僧璨、五祖弘忍像;南侧塑禅宗二祖慧可、四祖道信、六祖慧能像。西壁塑《达摩只履西归图》。2004年又依日本所存六祖殿旧照再次重建,恢复原貌。
钟楼 位于紧那罗殿东南侧,面向西。原殿为面阔和进深各三间的四层飞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高十丈,是寺内最高建筑。钟楼创建于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建楼时将金代铸的1.1万斤大铁钟悬于其上。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又铸高1.75米、跏趺而坐于莲花台上的地藏王铁像,置于楼内一层正中供奉。钟楼历代多次重修。原钟楼于1928年被焚毁,仅存殿基、大铁钟和地藏王铁像。1993年10月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依据日本常盘大定与关野贞在1920年所拍的钟楼照片,同时参考了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立的《那罗延碑》上钟楼线刻图,依原样重建,重建时新铸1.3万斤的巨型铜钟悬于楼上,后又将明弘治元年(1488年)铸的地藏王铁像金粉后重新置于楼内一层原处。钟楼现为四层飞檐,高27米,宽10米,长25米。
鼓楼 位于六祖殿西南侧,初名“转轮阁”,后又称“转轮藏”、“藏阁”,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后更名鼓楼。原楼为面阔进深各三间的四层飞檐歇山楼阁式建筑,和钟楼对称等高,同为寺内最高建筑。鼓楼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历时四年于大德四年(1300年)完工。1928年,鼓楼原殿被石友三焚毁。1996年重建鼓楼,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依原鼓楼照片,并参考明代碑刻上钟楼的线刻图,照原式重新设计建造,并制巨鼓一面悬于鼓楼上。在钟楼的北侧,今存有原钟楼上悬挂的巨钟一口,人称“金代大铁钟”。它铸造于金泰和四年(1204年)。钟高2.1米,下口径1.75米,钟铭文载“重一万一千斤”。据《少林寺志》载,此钟“声闻三十里”。1993年重建钟楼时将其移至北侧陈列。金代大铁钟,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铭文清晰,为古代高超铸造艺术的代表。
东西禅堂 东禅堂在香积厨北,面向西,始建于元延祐末。原殿为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殿前有四根石制明柱。此殿为寺僧坐禅修行之所,后世多有修葺。原殿于1928年被焚毁,仅存殿基。1983年至1984年重建,2004年又依旧式重建。西禅堂,今名客堂,在库房北,与东禅堂对称。该殿始建于元代至顺时,后倒塌,明成化六年(1470年)重建。原殿为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殿前有四根石制明柱。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原殿也是少林寺僧坐禅修行之处。1928年,殿堂被焚,仅存殿基和檐柱。1983年至1984年重建,并更名为客堂。东西禅堂2004年依日本所存原殿旧照又重建。重建后的东西禅堂为两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架的悬山式建筑。
法堂 又名藏经阁、讲堂,位于大雄宝殿后中轴线上,为高僧讲经说法和存放经卷典籍之所。原殿建于元至正初,弘治十年(1497年)至十八年(1505年)重建。原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架,殿内原供达摩面壁石及包括明代铜版藏经在内的5000余卷佛经图籍、法器等。1928年,该殿被石友三焚烧,殿内经卷、武术书籍、达摩面壁石等俱被焚毁,仅存殿基及墙体石柱14根。1992年重建法堂。该殿依原式重新建造。殿内神龛上现供1997年缅甸居士所赠送的重16.5吨、长7米的巨型白玉卧佛一尊。殿内现存有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部分木刻版藏经及其它经书、武术书籍。殿外悬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的竖匾"藏经阁"。在法堂前的月台下还有两通巨碑,一是元代的《重建达摩大师碑》,一是明代的《徽府恩锡碑》。
铁锅 石磨 在法堂殿前月台下东侧存有一巨大的明代铁锅,直径1.68米,周长5米,重1300斤。锅外壁有五耳,锅上沿壁铸有:“万历四年十一月,少林寺常住造大铁锅一口,重一千三百斤。”由此可知,该锅为明万历四年(1576年)所铸造。此锅传为寺僧做饭或炒菜用的巨锅,今多称为炒菜锅。在铁锅西侧,有巨大石磨一盘,直径1.17米,上扇厚0.32米,下扇厚0.22米。这个造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的大石磨乃寺僧加工面粉的用具。
方丈室 位于法堂后中轴线上,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该殿为少林寺住持(方丈)起居和处理寺院事务的场所。该殿历史上曾多次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因弘历帝游少林寺时曾以此殿为行宫,故乾隆后该殿被称为“行宫”,又称“龙庭”。方丈室门外,原悬有乾隆游少林寺时题写的“秀挹嵩云”匾额及“登峰何必全规李,筑室无妨小似庐”对联。在方丈室东侧檐下,悬有后至元二年(1336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座。钟外壁铸有“嵩山祖庭大少林禅寺命工铸钟壹颗重650斤、至元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字,还铸有主持造钟的少林寺众执事住持沙门息庵、书记邵元、首座义照、监寺子羲等。铭文上还铸有当时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少林寺下院22个。方丈室东西两侧分别为廓然堂和方丈退居,前左和前右分别为东寮房和西寮房。
立雪亭 位于方丈室后中轴线上,原名初祖殿,又称达摩亭(庭),为单檐庑殿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立雪亭创建于金元时,今亭为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所重建。该殿之名的来历,传说是二祖慧可立于雪中候达摩传法,雪过双膝,最后断臂而得衣钵法器,因名立雪亭。殿内正中有一木制神龛,内供铜铸达摩坐像。该铜像据《营造祖龛记》碑载为明朝正德时司礼太监张永所施赠。铜像前塑有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像。神龛正上方悬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历帝御书的“雪印心珠”横匾。
在立雪亭门外正上方有1983年任永昌所书的“立雪亭"匾及"禅宗初祖天竺僧,断臂求法立雪人”对联。在立雪亭门口石阶东侧有一立于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的石碑,正面刻有"立雪亭"三个大字。在立雪亭正前方有27级垂直石台阶,台阶上有两株千枝柏,枝条层层向前伸展,覆盖于27级石阶上方。
文殊殿 位于立雪亭东,面向西。原殿旧为少林寺的立雪亭,又称达摩殿、单传堂,1928年原殿被烧毁,1983年重建,更名为文殊殿。该殿面阔三间,门外悬“文殊殿”匾。殿内正中塑文殊菩萨骑青狮像,左右塑二童子像。殿的西墙壁挂有“佛牌”65幅,南墙壁上有佛牌50幅。殿的北墙壁下供1980年复制的“达摩面壁石”。面壁石侧有一块旧存木制屏板,上刻明董其昌书写的两首偈语。一偈为:“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另一偈为:“震旦虽阔别无路,要假儿孙脚下行;金鸡喜衔一粒米,供养十方罗汉僧。”屏板背面刻陈抟书写的字径达一米的一个巨大的“福”字,苍劲有力。此木制屏板正面的刻字,系董其昌于明万历末所题,寺僧通慧将其刻于石碑上。后寺僧依石碑字摹刻于木屏板上。木制屏板为清代遗物。
普贤殿 位于立雪亭西,与文殊殿对称。原殿旧为少林寺的立雪亭,1928年被火烧毁,1985年重建,更名普贤殿。该殿面阔三间,殿内正中塑普贤菩萨骑白象像,两侧塑二侍者。在殿的北壁下,有明代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开封府周王赠送的一尊白玉阿弥陀佛像,像左胸前刻铭文:“周王为生男有爵,建像一尊,佛光万载。”铭文后为纪年。佛像雕刻细腻,造型优美,为艺术珍品。门外今悬唐玉润书写的“普贤殿”匾。
千佛殿 又名毗卢阁、毗卢殿、千佛阁,位于立雪亭后的中轴线上,是寺院最后一座殿堂。该殿创建于明朝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崇信佛教的慈圣宣文皇太后拆伊王府殿材,凿山为基而建造的,用来贮藏太后命工匠刻版印制的藏经。千佛殿原为重檐楼阁式建筑,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时改为大硬山式建筑。
该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八架,总面积350平方米,是少林寺规模最大的殿宇之一。殿内正中置有约6米高的木制神龛,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造,内供明万历建殿时铸造的高2.5米的铜质毗卢佛像。铜佛铸造精良,为明代铸造艺术珍品。在神龛的上方,悬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历帝御书的“法印高提”匾,龛前殿柱上悬弘历帝御书的对联:“山色溪声涵静照,喜园乐树绕灵台。”
在殿内东、西、北三面的墙壁上有明代建殿时绘制的巨幅“五百罗汉朝毗卢”彩色壁画。画幅总长42米,高7.5米,面积为315平方米。壁画共分45组,计有495个罗汉。画面上层为山峦,中层为浮云,下层为流水,五百罗汉图分三层分布于云雾水波之间。壁画中的五百罗汉姿态各异,有的仰面观天,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持钵显法,有的托经研读,有的怒目而视,有的笑逐颜开,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每层罗汉图之间的波涛云海间,还点缀有白鹤衔杖、文殊骑青狮等与罗汉图相陪衬的精美图案。在罗汉像中还有数个转像,虽历经400余年,但立于殿内任何角落,它都注视着你。五百罗汉壁画,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其画笔线条粗犷,绘制精湛,独具匠心,为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珍品。在千佛殿的砖地上,还有48个练功脚踏陷坑,人称“站桩坑”。
白衣殿 今又称“锤谱殿”、“观音殿”。位于千佛殿东侧,面向西,创建于清初。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架,殿外有明柱四根。殿中供白衣大士铜像。登封县文物部门将少林寺南园白衣殿中的一尊铜质观音像移于此殿正中供奉。之后又在神龛像侧塑神财、龙女两侍者像。白衣殿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1919年重修,1982年又翻修,并加固了壁画。2001年又落架大修。白衣殿内南北墙壁上有清末绘制的16组少林武僧演武的“少林锤谱图”壁画,南壁绘15组武僧演练兵器的“兵器图”壁画。在殿东壁神龛北侧,绘《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画两幅。南一幅绘的是少林寺十三武僧将秦王李世民从古洛城(洛阳)监牢中救出来并与王世充的郑军激战的场面,图中骑白马者为秦王李世民,周围保护者为少林寺十三武僧。
北一幅绘少林寺十三武僧擒住郑将王仁则的场面,图中被捆绑者为郑将王仁则。此二幅壁画是根据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及“十三和尚救唐王”的故事而绘制的。在西墙神龛南绘有“紧那罗王御红巾”壁画两幅。在殿北墙壁东端绘有巨幅精致的“文殊菩萨骑青狮”壁画,南壁东端绘有巨幅“普贤菩萨骑白象”壁画。在正中神龛的北壁绘有大幅“伏虎罗汉”壁画,南壁绘大幅“降龙罗汉”壁画。
地藏殿 位于千佛殿西侧,与白衣殿对称,创建于清初。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架,殿外有明柱四根。原殿内正中供地藏王像。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说其主要是拯救地狱中受苦受难者。殿内南北墙下原塑有十殿阎君像。殿内墙上原有壁画,早已脱落。1979年重修时,塑地藏王及左右一老一少二侍者闵公、道明像,同时将十殿阎君塑像改为画卷,镶于南北壁上。十殿阎君,为佛教中传说主管地狱十殿的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2002年殿内四壁陈设改为玉石浮雕“西天佛国”图。
塔院 位于寺院六祖殿和库房西侧,为寺院早期的建筑之一。今塔院占地1300多平方米,其北部有两座宋代建造的佛塔。西北双层砖台上为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创建的“释迦佛塔”,为二重檐楼阁式建筑。其上下两层均有塔门和塔室,上室已空,下室有青石雕刻的高1.73米的释迦佛像一尊。据塔铭载,塔室内的释迦佛雕像是经唐代的“会昌灭法”而幸存下来的,灭法时颈项手部均有损坏。故此石像至迟雕于晚唐之前。在“释迦佛塔”东侧台阶下,还有宋元祐二年(1087年)建的一座四边形十级密檐式弥勒佛砖塔,高约10米。塔下有塔室,塔门上横额刻行书“下生弥勒佛塔”,两侧对联为行书:“共诸众生,明正达本。”塔室内原供弥勒佛像,后失,今室内有后人塑的弥勒佛像一尊。
少阳桥 位于寺院山门前的少溪河上,为单孔石拱桥。桥长37.5米,宽5.1米,高5.3米,拱洞高3.8米。在桥左右的券面上刻有“道光廿六年九月修建”字。据今存寺内的《重修少阳桥碑记》载:相传,桥处“为龙脉所关”、“一寺呼吸之处”。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之前,很早就有少阳桥,不知建于何时。后桥被山洪冲毁。为了便于香客朝山之便,时任登封县僧会司僧官的少林僧德武与寂文等,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倡修新桥,并建造了一座高8丈、宽8丈的大石桥,10余年后新桥坍塌,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筹建此桥,至三十年(1850年)石桥全部竣工。
二、塔林及寺院周围的塔
塔林 位于少林寺西500米处的少溪河北岸,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这里的塔密布如林,高低不一,大小不同,故称“塔林”。塔林古时称为少林的“祖茔”,亦称“塔院”,乃少林寺历代僧人的墓地。少林寺僧圆寂火化后(亦有非火化者),将骨灰放入地宫,上面建塔以示纪念。塔前有塔额,标僧名及称谓,塔后多有塔铭,记述僧人生平。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古塔229座(详见第八节古塔),现代塔4座;一为1990年建的六边形七级愿安正公砖塔;二为1995年建的六边形七级慧参禅公塔;三为2002年建的喇嘛形喜公塔;四为2005年建的德公小石塔,计232座。
塔林中的塔,有朝代可考者,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8座、元塔43座、明塔140座、清塔10座、年代不详者24座。塔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跨越朝代最多的一座古塔群。1963年6月20日塔林被河南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林古塔千姿百态,是少林社会、经济状况和宗教制度的反映。塔形的不同,大致取决于这几方面:一是僧人在佛教中的影响和社会地位,地位高,建塔就大而精。二是僧人的经济状况。少林寺实行的是家族式的“子孙堂”制度,其塔均由其弟子建造,家族经济条件好建塔就大而精。三是与社会状况有关。一般来说,社会安定时期,塔就建得多而大,反之少而小。四是不同时代塔式不同。塔受世俗文化影响较深,塔的大小等级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
塔有一、三、五、七级之分,等级最高者为七级,这表明佛教实际上也存在着等级制度。塔林中塔层为单数,是受世俗“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建筑阴阳思想影响所造成的。塔上的塔铭,与社会上俗人的“墓志铭”是完全相同的。塔林中刻着八卦的塔,是佛教禅宗吸纳诸家文化的表现;塔林中密宗的“喇嘛塔”,则是禅宗与各宗派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
少林寺塔林横跨唐、宋、金、元、明、清六朝,不同朝代所建的塔,为研究各代塔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塔铭上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内容之多、连贯性之强,是少林寺诸多历史史料不可比拟的。过去,由于塔林多年失修,倒塌古塔数十座。1959年国家首次对塔林进行整修,抢救了多座危塔。1979年又对塔林进行全面整修,加固维修了风化严重及倾斜的古塔,并从淤土中挖出了8座小石塔。1982年新筑了塔林围墙,1993年又新建了塔林南门,并在其内广植柏树,从而使塔林得到有效的保护。
寺院周围古塔 少林寺地区古塔荟萃,塔林为僧塔的集中之地。除塔林和塔院的古塔外,在少林寺院及周围还散存有15座古塔及数座现代塔。散布于寺外的古塔,大多具有极高的文物和文化价值。比如少林地区现存最早的唐代法如塔、唐同光禅师塔、五代法华钧塔等都是研究古塔和少林寺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少林寺周围现存的古塔共15座,其中唐塔4座、五代塔1座、元塔1座、明塔3座、清塔4座、年代不详的古塔2座(详见第八节古塔)。
三、初祖庵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2公里、五乳峰下的阜丘上,现有山门、大殿、东西对亭和千佛阁等建筑。除山门为1986年重建外,余为原建筑。它是北宋时少林寺僧为纪念禅宗初祖达摩面壁修行而建的一座完整的小型寺庵,故又称“达摩面壁庵”。
大殿 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深、广各三间,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因为它的时代特点强,在建筑学上有很高的价值。1963年6月20日,大殿被河南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大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于1957年整修,1984年落架翻修。大殿门口有砖雕对联:“在西天二十八祖,过东土初开少林”,简明地说出了达摩的身世和来历。整个殿房施八角石柱16根,殿内四根金柱浮雕为握杵执鞭、气度威严的武士、活泼的游龙、潇洒的舞凤、飘然如生的飞天和庞大的盘龙等。
这些浮雕刚柔融和,引人注目。12根檐柱除四根为素面外,其它八根饰有浮雕,画面有莲、菊、卷草、飞天、坐佛、莲花化生、凤戏牡丹、孔雀穿花以及群鹤闹莲等。佛台须弥座和殿墙的石护脚上面雕有卷草、猛狮、武士、骑鹿、麒麟、水兽、马、羊、鱼、龟、以及飞舞翻腾、吞云吐雾的翔龙和维妙维肖的山水人物等。
东西亭 西亭,又称“面壁亭”,在大殿后西侧,为四边形亭阁式建筑。该亭至迟建于明初,宣德初年之后数度重修1986年又翻修。西亭内原供达摩塑像及“达摩面壁石”。此石乃元末时在少林河中发现的石质纹理呈达摩面壁状的花岗石,后置于此中供奉。乾隆十五年(1750年),“面壁石”移于少林寺供奉。西亭内原有明代壁画,已剥落。今亭内东西北壁上的壁画,大致为1923年重修时所绘。东亭,又称“圣公圣母亭”或“圣公圣母殿”,在大殿后东侧,与西亭对称,人称二亭为“东西对亭”。该亭为四边形亭阁式建筑,创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河北赵光祖率众信士建造。内有1923年绘的19幅壁画。
千佛阁 在大殿后中轴线上,为初祖庵最后一座殿堂,原名千佛殿,创建于明代景泰时(1450-1456年),原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中供佛陀。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初祖庵住持福缘(元)重建时改建为重檐楼阁式建筑,更名“千佛阁”。康乾时少林寺任僧会司的真喜重修;清咸丰六年(1856年)又重修,并改为单檐硬山式建筑。该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民国时,千佛殿失火,屋顶被焚毁,仅存墙体。1963年至1964年,国家拨款修复。殿内现供1986年塑的观音像及达摩、慧可像。
其它 殿外东南角有一株六祖手植柏,相传少林禅宗六祖慧能于唐初用钵盂从广东带回一株柏树苗,栽种在这里,表示对达摩的尊崇和怀念。如今这棵古柏生机旺盛,枝叶茂密,老而不衰。殿房四周,摆布着宋代以后石刻40余品,其中著名者如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达摩颂碑》、宋蔡卞的《达摩面壁之庵》六字石刻、金代的《重修面壁庵记》和《新修雪亭西舍记》等碑50通(重要碑刻见第九节)。
四、达摩洞
在初祖庵后面的五乳峰上,有一个天然石洞,相传为达摩当年面壁九年处。洞前立有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的双柱单孔石坊一座,南额题刻“默玄处”。北额题刻“东来肇迹”。洞外西边石壁上,有明代苏民望题刻的:“西来大意谁能穷,五乳峰头九载功,若道真诠尘内了,达摩应自欠圆通。”另有明代题刻 “古壁洞天”四字。在达摩洞左侧峰顶,有1995年修建的一座通高12米的巨型达摩祖师白玉雕像。
五、二祖庵
少林寺西南约4公里、少室山钵盂峰上,有二祖庵,为佛徒纪念二祖修建。庵南断崖上有养臂台,是二祖慧可的“经行处”,称“觅心台”、“炼磨台”。庵内现有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正殿三间,明、清碑碣数通,还有明天顺六年(1642年)铸造的重达千斤铁钟一口。殿前有古柏三株;庭院四角有水井4眼,这就是有名的“卓锡泉”,又称“苦、辣、酸、甜”四眼井。庵院四周有砖塔三座,分别为唐、元、明代所建(详见古塔)。
六、寺周其它建筑
在少林寺的周围还有十方禅院、甘露台、南园白衣殿、和尚祠堂等建筑。甘露台位于少林寺西,为高约10米的圆形平台,相传为跋陀翻译佛经时天降甘露处,因名。南园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周王为道公建的一座禅院,现仅存清代雍正时重建的白衣殿。祠堂在寺院西,现存清乾隆时建的大殿一座。十方禅院原为游行十方、寻师求法的行脚僧之旅舍,1993年改建为内塑五百罗汉的殿堂,已失原貌。在少林寺东侧高台地上,有1986~1988年国家旅游局和河南省旅游局投资建造的占地面积2.9万多平方米的向海内外招生。培养少林武术人才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的少林寺武术馆,武术馆有武术史壁画长廊、18铜人塑像、演武大厅、练功房、武术宾馆等设施。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外武术的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