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撞人后的处罚主要依据事故的性质、后果及后续行为等因素来决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视情况处以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等。
民事赔偿:需对受害者进行相应的民事赔偿。
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导致受害者轻伤,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导致重伤,处罚会更严厉,可能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导致死亡或严重残疾,处罚更为严重,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旨在致人死亡,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也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建议
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以便交警和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到达。
及时报警:无论事故后果如何,都应尽快报警,以便交警和司法机关能够介入处理。
抢救伤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力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配合调查:在交警和司法机关调查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事故经过和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尽可能减轻事故后果,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