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
[xiāo],会意字,金文字形的中间是“页”,表示头颅;周围有四个“口”。意思像是说一颗脑袋却有着四张嘴,表示说话太多了,一片喧嚣声。
《說文解字·㗊部》囂:聲也。气出頭上。从㗊从頁。頁,首也。段玉裁注:《左傳》:湫隘嚻塵。杜(預)曰:嚻,聲也。《廣韵》曰:喧也。欠部曰:歊歊气上岀皃。歊與嚻音同義近。《孟子》:人知之亦嚻嚻,人不知亦嚻嚻。言人自得無欲,如气上岀悠閒也。从㗊頁,聲岀而气隨之,故从㗊頁會意。
文献选读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無罪無辜、讒口囂囂。
既没有罪错、也没有过错,可是众口的诽谤声却【甚嚣尘上】。
《春秋左傳·昭公三年》: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jiū]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塏者。」
晏婴在齐国辅佐了三代齐王,长达五十余年。齐景公想给晏婴换一处更高爽的住宅,说原来的住宅靠近闹市,低湿狭小、喧闹扬尘。但是被晏婴拒绝了。可是等晏婴出使晋国回来,新房已经造好了。晏婴在拜谢齐景公后,叫人拆掉了新房,按原样恢复了旧房,让原来的老住户还是搬回来住。
《孟子·盡心上》:
人知之,亦囂囂;
人不知,亦囂囂。
別人能理解你,你当然可以无欲自得。如果別人不能理解你,你也要无欲自得。
《後漢書·崔駰列傳》:
自漢興以來,三百五十餘歲矣。政令垢翫(玩),上下怠懈,風俗彫敝,人庶巧偽,百姓囂然,咸復思中興之救矣。
自汉建国以来已350余年,今政令荒忽,上下懈怠,风俗凋敝。人们崇尚奸诈巧伪,百姓忧愁哀怨,企盼汉室中兴。
《三國志·魏書·和洽傳》:
國以民為本,民以穀為命。......自春夏已來,民窮於役,農業有廢,百姓囂然。時風不至,未必不由此也。
和洽对汉明帝说:国家以民众为根本,民众则以粮食为根本。如今百姓喧嚷不安的原因,是今年春夏以来,民众困于劳役而使得农作因此荒废,而并不是风雨不调的原因。
成语典故
甚嚣尘上
《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
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
曰:將發命也,甚囂且塵上矣。
楚王说敌方的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
连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本指人声喧嚷嘈杂如尘沙飞扬。现用来形容某些谣传议论纷纷、十分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