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什么情况下要拘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0:22:18    

拘留是一种法律手段,用于限制个人自由,以保障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拘留措施的情形: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

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逃跑、毁灭证据或串供等可能妨害侦查的情形,公安机关可以依法采取拘留措施。

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也可以依法进行拘留。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且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存在逃跑等情形,也可以采取拘留措施。

民事诉讼中的拘留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且不如实报告财产情况,或者拒绝报告、虚假报告财产情况,法院可以予以拘留。

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例如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等,法院可以采取拘留措施。

被执行人违反法院限制高消费令,例如进行高消费活动,法院可以予以拘留。

其他特定情形

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法院可以予以拘留。

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贿买他人作伪证的,法院可以予以拘留。

在执行程序中,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申请人可以申请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拘留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公安机关在采取拘留措施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24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至看守所。此外,拘留是一种剥夺公民自由的强制措施,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采用,并且需要及时办理逮捕手续。

综上所述,拘留措施可以在多种情况下采用,涉及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以及特定违法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拘留措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关文章
外交部回应美对华104%关税: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 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美前财长发出警告,加拿大宣布反制,对美国汽车征收对等关税9日生效 公司热点|ST加加实控人成“老赖”!此前刚被出具警示函 上海打造首发经济高地 北京创新医药政策再升级,临床试验用时将缩至20周内 屋漏偏逢连夜雨!投行业务收入大跌超8成 华林证券因投行违规再遭监管“点名” ​全市清明节期间安全稳定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 韩国代总统:“全球关税战已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