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一场跨越成渝行政界线的林权改革交出亮眼“成绩单”——重庆市荣昌区国有岚峰林场、重庆市荣昌区清升镇与四川省泸县石桥镇联合打造的千亩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迎来首笔分红。随着10.027万元收益的到账,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跨省林改合作试验区”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破题,为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提供了改革样本。
一林跨两省共绘林改“同心圆”
该基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国有岚峰林场、重庆市荣昌区清升镇与四川省泸县石桥镇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东南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林场林地面积超过8000亩。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将重庆市列为全国建设的三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之一,而荣昌区也成为重庆市七个综合试点区域之一。
近年来,荣昌区充分发挥国有岚峰林场在集体林权改革、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荣昌泸县“森林四库”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下,荣昌区与泸县突破行政壁垒,以“林场+村集体+企业”模式,在接壤的清升镇、石桥镇划定千亩合作林地。首期实施的56亩林下经济带通过“固定分红+项目分成”双轨制,构建起“集体经济组织占5%、国有林场占33%、企业占62%”的收益分配体系。既激发了国有林场的动力和活力,又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和村集体的增收,同时增强了市场的动能。项目不仅兑现村集体保底分红39270元,发放林下经济农民工工资4.5万元,国有岚峰林场实现收益61000元,还带动两地千余名群众实现务工收入超130万元。
“五森”绘蓝图共筑发展“生态圈”
分红仪式的掌声未落,一场擘画荣泸(荣昌和泸县)林业协作新格局的“头脑风暴”随即展开。在荣昌区智慧林业指挥中心的高清数字沙盘前,两地政协、林业部门及镇街负责人勾勒出一幅12平方公里的“林业共富地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荣泸林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示范带正式浮出水面。
一年前,为共同保护和发展毗邻区域林业资源,荣昌和泸县两地林业部门共同创造了“五森共融”实践理念,就“森力”共建、“森源”共享、“森防”共筑、“森态”共护和“森产”共促等5项内容,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荣泸林长制一体化发展合作方案。
此次运用“五森共融”理念,这片横跨成渝的生态廊道正孕育多元业态:规划金龙湖森林康养观光区与森林康养温泉酒店,整合两地天然森林氧吧资源;共同规划麻竹、油茶、花椒、林下中药材四个10000亩林业产业园,已建成含油茶产业园、麻竹产业园、花椒产业园、梯田花海、樱桃经果林产业园、枇杷经果林产业园、淫羊藿—射干—白芨林药种植带共计4400亩,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这不是简单的项目叠加,而是两地森林资源的重构。”荣昌区林业局局长刘辉指着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表示,“我们正在书写跨省协同的绿色方程式。”荣昌区将以该项目为示范牵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荣昌泸县林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探索推行双城林票联合审批、联合交易,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力争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复制、有辨识度的改革经验。
未来,随着生态产业化重点项目逐步落地,这片省际交界处的绿水青山,将通过制度创新重构区域生态经济版图。
上游新闻记者 程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