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王思璐)在石首市档案馆,档案不再是尘封的过往,而是奔涌向前的时代活水:一群中学生集聚在陈列台,凝视着发黄的革命档案,倾听着顿星云将军的烽火岁月;一批机关干部驻足在“清风廉韵”展览区,感受着本地清廉事迹的无声浸润;山水项目的文书、楚菜的技艺、生态文明的记录被精心归档,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石……这一切,正是石首市档案馆恪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以“存史、资政、育人”为主线,将档案资源转化为服务大局、教化人心、启迪未来磅礴力量的生动写照。
存史之功,在于筑牢时代记忆,赋能发展之基。档案的价值,首在忠实记录时代、服务发展大局。石首市档案馆主动融入“支点建设”大局,敏锐捕捉时代脉动。组织骨干进驻“山水项目”现场,整理文书资料4000余件,为重大工程构筑坚实记忆坐标;系统收集14余万件生态文明档案数字复制件,为绿色转型保留关键凭证;遍寻楚菜脉络,收集实体档案44件、烹饪影像56张,守护一方舌尖上的文化基因。石首市档案馆始终以“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主动作为,让沉睡的档案真正成为支撑科学决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智库。
资政之要,在于鉴往知来,汲取历史智慧。档案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更是现实的清醒镜鉴。石首市档案馆精心打造“清风廉韵”石首清廉事迹展,以本土廉洁文化滋养干部心田;持续更新红色宣讲课件,走进乡科级干部班、年轻干部培训班,以档案中的革命火种淬炼干部的政治忠诚;组织千余人次党员干部,参与档案教育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爱国主义红色宣讲品牌”。通过“档案+廉政展览”“档案+党课讲堂”等多元联动模式,将档案中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干部“家门口的精神食粮”,为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注入了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育人之本,在于启智润心,培育时代新人。档案育人的核心,在于让历史可感可触,让精神入脑入心。石首市档案馆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精心策划“档案开放日”,邀请石首博雅高级中学师生走进历史现场,配合播放档案动漫、开国将军纪录片,让孩子们可视可听的氛围中沉浸式感悟家国情怀。同时,联动学校创新开展“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让少先队员化身红色故事讲述者,用童声传递信仰力量。档案不再是昏昏沉睡的文献史料,而是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爱党爱国的新时代好少年。
盘活档案资源,讲好档案故事,石首市档案馆始终以兰台为阵地,以档案为媒介,不仅守护着历史的真实与厚重,更让这份厚重转化为服务当下的智慧、启迪未来的光芒。当档案的活水持续流淌,历史的深度、政治的锐度与教育的温度必将汇聚成磅礴江河,必将浇灌出基层善治“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