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市州观察丨富顺:让非遗“链”上文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5:09:00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行晓艺

4月7日,富顺县童寺镇老寨村,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吹唢呐的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寺唢呐的代表性传承人赖忠成。“唢呐一响,停工歇晌,说的就是民间对童寺唢呐的热爱。”赖忠成说。

富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积淀深厚,截至目前共有各级非遗名录78项,其中省级非遗5项、市级非遗25项、县级非遗48项,培育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

近年来,富顺打好传承和融合两张“牌”,让非遗持续焕新。

田间的童寺唢呐演奏队伍。富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年近六旬的赖忠成,是童寺唢呐第四代传人,不到10岁就跟着家里练习吹唢呐,一吹就是40多年。

赖忠成说,童寺唢呐有独特的祖传制作工艺,尤其是唢呐的舌簧更为讲究,要用4月中未成熟的野麦草秆制成,“因其韧性十足,吹出的声音特别柔和、绵长、清亮。”在吹奏中,他逐步将唢呐表演发展成配以小鼓、铜锣等打击器乐的合奏形式。

如今,童寺唢呐在赖忠成之子赖厚超手上又有了新变化。他在传统唢呐中融合现代流行音乐,配以架子鼓、电声乐器等,让表演更受年轻人关注。

截至目前,童寺唢呐在富顺县已有30余支队伍,共150余人。童寺镇九年制学校中还建起童寺唢呐非遗传习基地,已培育200余名“接班人”。

以童寺唢呐为代表,富顺在全县摸排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工艺人等文化能人,鼓励开展唢呐、连箫、高桌狮灯等非遗技艺活动;在编目建档和完善数据库基础上,记谱整理《抱妆台》《丝毛草》等经典曲目。为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瑰宝,富顺还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文旅融合发展研究院,在文物保护修缮、非遗活态传承等方面发挥专家作用,共同推进保护工作。

与文旅产生“化学反应”

“新厂区这个月就要动工,涵盖非遗工坊、展示体验区等,到时会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示技艺。”4月7日,富顺县童寺镇西湖村,自贡天翔陶业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明理告诉记者。

天翔陶艺制作技艺是自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现在能年产吨坛10万余件、半吨坛9万余件,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邱明理说,新厂区建成后,将从单一的工业生产迈入文旅“赛道”,融入县上打造的文旅研学路线。

把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民俗文化、文艺表演和特色产业中,打造成文旅名片,是让非遗代表性项目融入群众生活的方式之一。目前,富顺已开展豆花文化旅游节8届、豆花文化旅游季2届,涵盖新春庙会、千人豆花宴等民俗文化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旅品牌。

“在豆花文化旅游季等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中,我们特意设置玻璃吹塑技艺、手工微刻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体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各类非遗,累计带动文旅产业增收超3亿元。”富顺县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该县还规划了以千天百味贡醋、富顺豆花等研学基地为代表的“人文、古镇、美食”研学线路,2024年接待研学师生超2万人次。

富顺还设计了“豆豆花花”系列文创产品,以富顺黄豆和豆芽为基础元素,展现富顺“豆花之城”的城市文化名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国风×潮漫!成遂渝兴趣社团破壁联动打造潮流盛宴 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来了!看看有你熟悉的吗 市州观察丨富顺:让非遗“链”上文旅 “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贤令,续写新春天故事激昂乐章 长沙南阳两城联动 传承仲景文化 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入围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与专题馆前20! “新教育实验作品”走进法国语言与文化学术图书馆 沈阳博物馆展出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