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战、生死战、荣誉战”的循环,又一次出现在了中国足球身上。第86分钟的失球,浇灭了中国国少队出线的最后一线希望。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结束的U17亚洲杯小组赛第二轮“生死战”中,中国队在领先一球的情况下,被乌兹别克斯坦队以2比1逆转,遭遇两连败的同时也失去了晋级世少赛的机会。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国少队将在小组赛末轮的“荣誉之战”里出战泰国队。
首轮1比2不敌沙特阿拉伯一战,中国国少队防线多次犯错,被对手早早打入两球,失去了改写结果的机会。本场对阵乌兹别克斯坦,国少队的失球同样过于轻易。上半时补时阶段,乌兹别克斯坦队右路传中打穿中国队防线,后点插上的哈萨诺夫轻松将球撞入门内。在这个尴尬的时间段,被对手没费太多功夫进球,葬送了第33分钟先入一球的有利局面,逆转的形势将国少队再度推上必须压上的境地,成了比赛的拐点。
这个失球暴露了国少队防线的致命问题——整个右路防区就是软肋,右后卫王一此前是边锋,从他身背11号球衣也不难看出,只是右后卫本就缺人才临时客串,他缺少防守的位置感和意识;而右中卫艾力尼扎尔·罗合曼本是前锋,改练中卫不过两年,防守能力也相对欠缺。不仅是这一失球,乌兹别克斯坦队与此前的沙特队,主攻的就是中国队右路,并且频频奏效。这其实源于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无论是这支国少队还是年初出战U20亚洲杯的国青队,都存在防守球员不足的情况,导致教练组不得不让中前场球员尝试改打新位置。
在亚少赛预赛中险些击败韩国队一战,大大提高了外界对这支国少队的预期,但正赛连负沙特、乌兹别克斯坦两队,也证明了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还很漫长。就此次国少队球员表现出的个人能力,以及球员整体质量,比2005年前的几个年龄段要出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国字号球队现在就能在亚洲顶级赛场取得重大胜利。
日本籍主教练上村健一在此次亚少赛中所使用的战术也备受争议,在前两场比赛里,国少队大量使用长传球,放弃了在预赛中的传控打法。上村健一这个选择与町田泽维亚队主教练黑田刚的战术非常相似,并不能称之为简单的长传冲吊。国少队在吸引对手上抢后,用大量长传球打向对手的弱侧防区,确实也形成了一些边路突破的机会,但进入禁区的办法不多;而且该战术需要己方防线在进攻时快速上压,防守球员有很强的单防和协防能力,这一点国少队做得不足,也缺乏做好的硬件条件。
在小年龄段球员能力进步的同时,中国足协对国青、国少等系列U字头球队的教练配备,更需要做出极为认真的长期规划,像如今这样由日本籍教练带教U17、塞尔维亚籍教练带教U20是不负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