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奋进四载·新潮澎湃②||越冬大天鹅逐年倍增背后的起步区生态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43:00    

编者按: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伴随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而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来,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时代篇章。为全面展示起步区获批设立四年来建设发展成就,特开设《奋进四载·春潮澎湃》专栏,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二篇《越冬大天鹅逐年倍增背后的起步区生态密码》。

春日里的鹊山龙湖湿地,随着最后一群大天鹅飞向北方,这里少了摄影爱好者们的长枪短炮,多了一份水青草绿的静谧。在刚刚过去的冬季,来此越冬的大天鹅多达300余只,而四年前这里冬季天鹅数量还不足百只。越来越多的大天鹅冬季选择这里,成为起步区生态持续改善的生动写照,也成为起步区最靓丽的生态名片。

大天鹅的生态之约

大天鹅——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世界环保组织称为“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随着本世纪以来鹊山龙湖湿地的逐步成形,这里成为鸟类生活的生态家园。特别是被世界环保组织称为“空气和水质状况监测鸟”的大天鹅,也将这里作为越冬栖息的新家园。据当地居民介绍,最初来这里越冬的天鹅并不多,仅有20余只,近年来得益于生态环境的大幅改善,越冬天鹅数量成倍增长,2024年更是超过300余只。

候鸟栖息,需要依赖于一个丰富且完整的生态系统——水环境、植被、食物链等要素缺一不可。

大天鹅对栖息地的苛刻要求,如同生态系统的精准标尺。这种挑剔的生存条件,也成为检验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天然试纸。

为了保护越冬大天鹅,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在起步区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在黄河生态监测站的电子大屏上,跳动的光点实时标注着天鹅、白鹭等60多种鸟类的行动轨迹。这组被称为“生态CT”的智能监测系统,是起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缩影。为了守护这片“天鹅湖”,起步区依托市生态环境局的智慧生态黄河平台,利用鸟类自动识别“黑科技”,实现实时在线监控和精准识别。通过161处视频监控与无人机巡航形成立体巡查网络,起步区建立起候鸟“数字档案”。

除在鸟类监测方面发挥作用以外,智慧生态黄河平台还对起步区主要生态环境指标实现全方位汇聚。去年,起步区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35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标值,国省市控河流水质断面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的稳步提升,也让候鸟从匆匆过客变成了“常住居民”。

黄河大堤的生态蝶变

起步区位于黄河下游,这里的黄河是典型的“地上悬河”,北岸设防大堤高出地面十余米。虽然成为保护黄河安澜的有力屏障,但是也成为制约黄河和新城“融河发展”的一道瓶颈。

为此,结合黄河生态风貌带整体规划,起步区率先对辖区黄河段北侧黄河大堤进行生态化提升,通过将北侧陡坡填升,让大堤趋于平缓,缓坡上种植防护林和具有观赏性的经济作物,局部栽植观赏花卉提升景观品质,形成适于市民休闲的郊野公园。如今沿着济南黄河大桥向东,一条绵延数十余公里的带状大堤公园,成为有机联系大堤和新城城区的纽带,重塑城河关系。

据悉,自成立以来,起步区相继完成约11公里淤背区防护林建设,新增林地面积62万平方米,新增绿道9公里。漫步在大堤公园,一边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河畔滩区农田成片,一边是起伏有序的带状公园,游人络绎不绝,逐渐成为新的打卡地。这种“城河一体”的生态廊道,也让起步区的黄河岸边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纽带。

其实,不只黄河大堤两侧在发生变化,起步区还同步推进全域水系综合治理。去年累计完成河道治理43.1公里,今年计划完成大寺河、青宁沟等河道治理,启动济河、牧马河、簸箕刘沟等约40公里的跨界河道治理;规划建设黄河游览步道起步区段,建成3处公园、2处共建花园、7公里绿道。

当前,起步区横向的黄河生态风貌带、徒骇河生态风貌带,纵向的大寺河、青宁沟、邢家渡引黄干渠等绿色生态廊道,已串联起各生态版块,生态廊道组团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鹊华公园的生态画卷

鹊华,是起步区延续济南泉城特色风貌轴线建设绿色智慧宜居新城的起点,也是起步区独特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脉交融所在。鹊华烟雨的生态景观自唐宋开始就不断被文人墨客诗词咏颂,也是元代大家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的实景地。如今,结合位于起步区大桥组团的济南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鹊华公园正从图纸上逐步落地,一幅新时代的鹊华秋色图正在徐徐铺展。

站在鹊山向北望去,鹊华公园“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的总体设计中,大寺河等现代水网体系逐步成形,鹊华中和苑、泉韵水街、齐风坊、鲁韵坊和泉城名士坊正加快建设,今年秋天即将开放,为泉城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新的休闲打卡去处。电视塔、博物馆等文化新地标也相继开工,成为见证新城崛起的地标名片。

与此同时,起步区也不断加快文旅业态的招引,鹊华烟雨生态露营地里低空飞行等休闲业态日趋丰富,乘坐固定翼飞行器,从高空俯瞰鹊华公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景色和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新城建设场面尽收眼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与黄河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图景成为正在起步区大地上生动呈现。

  
相关文章
奋进四载·新潮澎湃②||越冬大天鹅逐年倍增背后的起步区生态密码 “北极精灵”南下越冬 长尾鸭首现九寨沟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入围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与专题馆前20! 北京多家市属公园今天中午12点恢复开放 山东邮政文创亮相旅游专列 政企联动助推“好客山东”品牌 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视角 青海大通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喉雉鹑 去年,平均每个辽宁人义务植树1.5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