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与资本双向奔赴 擘画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2:40:00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中国证券报》31日刊发文章《科技与资本双向奔赴 擘画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新图景》。文章称,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科学、可控核聚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批前沿科技成果亮相,创投机构与行业专家集思广益,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路径,精心擘画当下与未来畅通连接的宏伟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创业投资一直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背后的重要推手。参加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机构正积极探索与科技产业化共生发展的新模式,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多元布局 为新质生产力加力

银河源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鹏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级市场的投资项目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向好,A股展现出强劲势头,二级市场带动一级市场升温。另一方面,新能源、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为股权投资带来新的关注点。

创业投资对于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何在?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军伏告诉记者,创投机构不仅是财务投资者,还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等综合服务,引入管理经验及市场、产业、科研、政府、金融等资源力量,有效缩短技术商业化周期,加速成果转化。

在投资标的上,创投机构往往着眼于产业的长期发展机会,在“投资热”中保持“冷思考”。“过去几年,各地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在算力中心的充分、高效、节能利用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其中也蕴藏着投资机会。”北京中科图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枕航表示。

李枕航介绍,中科图灵长期投资芯片、服务器等算力基础设施,较早认识到算力应用问题,并投资了创业团队太初元碁,该团队有多年管理超算中心神威·太湖之光的经验。“去年多家产业资本多轮增资太初元碁,侧面说明业内机构越来越关注‘用算力’的问题。”

此外,中国企业出海也是投资机构关注的热点方向。吴鹏介绍,银河源汇近期比较关注在东南亚展业的中国企业,“在中国可以成功运营的企业,在全球都非常有竞争力”。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晟透露,中国银河证券4月将协助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在吉隆坡举办东盟投资论坛,积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机会。

各骋所长 融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很大程度上是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术成果进入产业界的价值转换,科技创新通向产业创新有待进一步贯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耀天表示,北京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8%,这与欧美发达国家40%-50%的平均转化率仍有较大差距。

“基础性科研论文的诞生是科技创新的起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将科技成果直接出售给企业,或与企业直接开展合作。二是形成创业形态,在市场、资本、产业的推动下,走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进而形成闭环。

创投机构应如何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纽带作用?李枕航认为,具有科技背景的创业者越来越多,投资人要具备真正理解技术和行业的专业性,才能不因企业短期发展较慢而失去信心。要充分理解有科学家背景的创业者群体,为其提供业务管理、后续融资等方面的建议,协同推动科技创业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李枕航介绍,中科图灵由中科院与北京市科委共同设立,团队在分析投资机会时,会参考中科院的专家团意见做交叉验证。依托于中科院体系对全球技术发展的前瞻洞察,中科图灵早在寒武纪初创时期便参与了投资。彼时,寒武纪第一代芯片还未量产出货,但其设计的全球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得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专家的大力支持。在“科研+资本”协同促进下,寒武纪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第一股。

多类资金正接力担当耐心资本。3月30日,中关村战新基金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硬科技投资与发展”平行论坛上正式发布,规模100亿元,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该基金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意向单位,共同筹划发起设立。

近期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在资源整合、助力科技企业长期发展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冯军伏告诉记者,依托集团资源,AIC能够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场景、接力式金融服务,通过“股-贷-债-保-托-租”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被投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冯军伏表示,耐心资本的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政府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资本、产业基金和国有金融资本等构成了耐心资本的重要供给端,增强了资本供给的稳定性。

多方共同努力下,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稳步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申长雨介绍,据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

健全体制 铺就科技成果转化通路

“中国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既包含市场逻辑,也有国家逻辑。我们需要鼓励市场竞争、风险投资对各种成果转化提供有效的土壤保障,也需要体制创新。”王田苗说,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明确阶段性转化主体,并积极探索多元的转化路径。

用好“绿色通道”,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开年以来,创投领域的系列政策有力提振了投资机构的信心。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制度,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上述提法改善了科创企业的融资环境,增强了投资机构的信心。‘绿通’政策发布后,一些优秀的科技公司快速完成了大额融资,最近我们发现被投项目再融资金额、效率也有明显改善。”李枕航说。(完)

  
相关文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将与伊朗讨论访伊事宜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营收净利双降 CXO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洛江区举办岁金·未来科技城招商推介会 大龄孤独症就业破局(下)|太湖边,有一群特殊“药农”在耕耘 连云港经开区聚焦产业链精准发力招商引资 摩根资产最新发声!从“估值到产业”,把握权益资产重构机会 "无事不扰"制度升级:3类检查纳入负面清单 远程监管成常态 巢湖学院师生赴芜湖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