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4:27:00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冯家顺、罗沙)最高人民法院15日发布3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促使机动车检测行业合法合规经营。

一些机动车检验机构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从环境的保护者变为环境污染的放任者。在一起案例中,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陈某某等人,购买尾气排放作弊软件等,为400余辆机动车出具虚假证明文件,且该公司在二年内曾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情节严重。人民法院依法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对该公司判处罚金三十万元,对相关责任人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另一起案件中,李某从某汽车租赁部租赁12辆小轿车,在其自营的汽修店中更换劣质三元催化器后,将车辆归还并将原车三元催化器出售牟利。该汽车租赁部发现上述车辆被改装后,明知排气装置不合格仍放任其上路行驶,二者行为均对大气环境造成损害。人民法院在依法追究李某刑事责任的基础上,又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以调解方式引导该汽车租赁部和李某主动承担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费用,充分体现“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

此外,人民法院支持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某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某检测公司违规出具虚假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的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处罚。检测公司未如期缴纳罚款和违法所得,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依法支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维护生态环境执法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完)

  
相关文章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荆江大堤城区部分路段通行有变 七种情况可免收停车费 湖南就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征求意见 @留学生 ,注意!骗子又盯上了海外留学的你! 榆林神木王家沟村: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活力 重大损失!北大发布讣告 甘肃初步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江西首例!3人驾车碾轧鄱阳湖湿地,被索赔1.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