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细雨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赛罕区各地纷纷以各种方式缅怀先辈、传承精神、寄托哀思。
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薪火传
为追寻红色足迹,继承先烈遗志,汲取奋进力量,赛罕区公安分局组织党员干部走进乌兰夫纪念馆,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一幅幅宝贵的老照片,都在诉说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家仿佛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党的领导下夺取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
纸鸢凌云处 绘就团结同心圆
大学西路街道前进巷社区联合赛罕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南门外小学,举办了“纸鸢乘风寄相思,彩线连心歌团结”主题活动。活动中,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清明节传统习俗,还讲述了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携手奋进、共同繁荣的故事,让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感悟。在纸鸢制作环节,老师一边介绍纸鸢起源、发展,一边现场示范制作流程。同学们积极参与,不仅体验到传统手工制作的乐趣,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面塑寒燕飞 指尖流淌文化韵
昭乌达南路街道金桥社区妇联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现场,巾帼志愿者提前准备好面粉、剪刀、梳子等制作寒燕儿的材料,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寒燕儿,有展翅欲飞的燕子,还有憨态可掬的小兔子、小猪、小蛇等造型,童趣十足。此次活动,既提升了妇女群众的手工技能和审美素养,又增进了邻里感情,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引领广大妇女当好传统文化传承者、文明家庭建设者、和谐社区助推者。
清明,是一个承载着哀思与敬仰的节日,更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舞台。赛罕区通过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红色精神在缅怀中传承,让民族团结在协作中升华,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弘扬。这些活动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人们在缅怀先辈的同时,也肩负起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未来,赛罕区将继续让传统文化在春风中延续,让民族精神在传承中升华,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赛罕融媒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