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方深读 | 关税“灰犀牛”来了,“阳西制造”如何破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8:07:00    

制造业既是深厚的“家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在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过程中,阳西县以实体经济为本,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绿色、向海、融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凭借着优越的资源禀赋和营商环境,阳西不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企业落户,也培育孵化了一批本土明星企业,近年来刀剪、制帽等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作为首批典型县,阳西扛起责任担当,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加快集聚。随着园区功能的全面提升,产业链条的不断延长,阳西特色优势产业正乘风破浪,驶向美好的未来。

传承刀剪非遗技艺

企业攻坚克难勇于“亮剑”

刀剪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生活工具很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生产效率,还衍生出了剪纸、雕刻等艺术门类。作为“中国剪刀中心”,刀剪产业在阳西有着悠久历史,这里也是近代阳江剪刀锻造技艺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明清时期,阳西县织篢镇的刀剪制作已成为传统产业,以织篢河为中心,沿岸两边分布着很多刀剪制作的家庭手工作坊。民国时期,织篢镇刀剪名师辈出,阳西剪刀锻制技艺便蜚声省内外。

随着剪刀锻制技艺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门传统技艺在阳西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阳西县级非遗工坊就设在永光刀剪集团。非遗工坊积极传承、挖掘阳西剪刀文化,着力搜集剪刀史料、文物、照片等,加大培养剪刀技艺传承人的力度,让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在传承和保护传统产业特色的同时,阳西刀剪企业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擦亮了“阳西制造”的金字招牌。目前,全县有永光、恒天达等刀剪知名品牌,部分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部分企业获得“中国刀剪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近年来,阳西刀剪企业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发展,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勇闯海内外大市场。

作为阳西刀剪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广东恒天达刀剪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营销于一体的中型现代化品牌企业。该公司以生产不锈钢刀剪、餐厨具等五金产品为主,产品畅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剪刀产量超过1000万件。然而,突如其来的关税壁垒,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据了解,来自美国客户的订单约占恒天达订单总量的五成,所以关税因素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灰犀牛”。“今年以来,我们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克服出口贸易关税方面的不利影响,积极研发新产品,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广东恒天达刀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枝达说。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修订《民用剪刀》行业标准的参与起草单位之一,恒天达公司组建了50人的企业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800万元,先后取得了10项实用新型专利,能够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产品。

“比如我们生产的一款鸡骨剪,在钛涂层技术方面拥有独家技术,所以涂层厚度就比其他产品厚了很多,刀片硬度也提高很多。”张枝达介绍说,希望从产品设计和功能性等方面取得优势,通过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日前,阳江市推出《阳江市关于省级促进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的方案》,给予外贸企业八项政策支持,包括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等,相应企业参加展会、开展外贸政策宣讲等均可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

“稳外贸八条”新政给恒天达等阳西刀剪企业增添了信心。“我们也在认真研究方案内容,希望能够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稳住生产经营的局面,找到企业发展新的突破口。”据张枝达介绍,恒天达公司将通过广交会等平台拓展出口渠道,努力提升订单量。

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

拓宽制帽行业“护城河”

阳西群众勤劳智慧、心灵手巧,这片沃土也成为广东省乃至国内外知名的制帽产业基地。作为阳西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全县各类帽袋加工厂、家庭作坊有100多家,帽袋制品从业人员超过1万名,阳西帽子产量最高可达50万顶/天。

凭借雄厚的生产实力和上下游产业链优势,阳西制帽行业在海内外获得高度认可,包括斐乐、迪士尼等海内外知名品牌,帽子产品很多都是在阳西代工生产的。

作为阳西制帽行业的领军企业,广东冠华制帽有限公司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着高品质的产品、先进的制作工艺、成熟的研发体系,冠华公司将“头”等生意做得有声有色,逐渐成长为制帽行业的“小巨人”。

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冠华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在阳江阳西产业园区内拥有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厂区,成为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出口外销、电商代发于一体的中大型制帽企业。

“创业无法宝,诚信值千金”,冠华公司在创业伊始,就将“诚信”二字融入企业理念当中。有一次,该公司接到一笔非洲某国家的订单,但客户要求在短短的45天时间内就交付上百万件帽子产品。当时,总经理吴启瑞手下仅有不到30名员工,为了信守承诺,他迅速组织员工加班加点赶进度,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上百万件订单供货。在创造行业奇迹的同时,吴启瑞也交下了真诚的合作伙伴。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关税壁垒给冠华公司带来了严峻考验。“来自美国的订单量约占公司总订单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吴启瑞坦言,必须及时转变思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和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海外新兴市场,逆势而上创造新的增长点。

让吴启瑞等许多阳西制帽行业带头人有底气的是,阳西已形成了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体系,并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使阳西制帽行业难以被替代。

“帽子上一颗小小的螺钉,我们都可以在县里采购到,所以产业链优势是阳西制帽行业最大的优势,这一点东南亚制帽行业是难以匹敌的。”吴启瑞介绍说,阳西集设计、改良、加工、打样、来样来图生产能力于一体,所以才能赢得众多海内外客商的信赖。

为了进一步拓宽产业“护城河”,阳西制帽企业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积极研发各类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我们企业研发出降温帽、风扇帽等特色产品,而且产品线丰富,工艺成熟、设备精良、品控严格。”吴启瑞表示,公司还组建了一支研发技术团队,并申请成立了省级博士工作站,在产品选料、制作工艺、造型设计等方面开展大胆探索。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进一步夯实了技术实力。

在广交会等大型展会上,款式新颖、各具特色的阳西帽子产品令海外客户眼前一亮,“稳外贸八条”新政也给阳西企业增添了信心。在广交会期间,吴启瑞还经常到展区其他帽类展位和同行交流学习,旨在借鉴业内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应对关税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南方+记者 赫鹏翀

【作者】 赫鹏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倍轻松2024年同比扭亏为盈 积极拓展国内外新渠道 贷款突破830亿元 工行无锡分行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南方深读 | 关税“灰犀牛”来了,“阳西制造”如何破局? 资管周报:券商资管规模逼近5.5万亿,公募化改造今年收官进行时 固收+基金规模一季度逆袭 参会民企大多都来自高科技企业 马鞍山打造“青创会客厅”服务品牌 虚标成分 成本低廉!这些“全球购”保税仓发货的保健品 竟是假进口 商务部等6部门: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