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春灌面积近四亿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6:34:00    

水利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下旬,全国春灌面积近4亿亩,春灌工作已近尾声,为夺取夏粮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情,威胁粮食安全。水利部门充分发挥灌排工程体系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有效提升抵御干旱的能力,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应对旱情,及时浇灌是关键。陕西省水利厅农水处工程师胡战峰介绍,陕西省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机井、机动水泵、沟道补水泵站、湖库调蓄的作用,灵活调配,综合利用水资源,最大程度地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引江济淮、驷马山引江、淮水北调4项重大水利工程累计跨区域调水11.64亿立方米,有力保障合肥、江淮分水岭地区及皖北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调度黄河流域刘家峡、万家寨、小浪底等骨干水利工程加大下泄,保障沿黄河省份抗旱用水需求;调度长江流域三峡水库加大日均出库流量,为湖北沿江地区取水创造条件……面对旱情,水利部及时调度流域骨干水利工程,确保抗旱用水需求。同时,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制定供水保障方案,特别是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坚决打赢这场抗旱攻坚战。

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超过10.8亿亩,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大中型灌区亩均产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到2倍,是旱地的2.5倍到3倍。”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说,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淠史杭灌区是我国特大型灌区之一,实灌面积超千万亩。灌区以佛子岭、梅山等六大水库为水源,2.5万公里长的七级渠道纵横交错,保障灌区耕地旱涝保收。“十四五”时期以来,灌区开展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了27个单项工程,支渠以上骨干渠道整治改造19条,新建、加固或重建各类渠系建筑物682座,新建或改建量测水站点275个,提高了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灌区粮食年产量达148亿斤。

广西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正式通水,河南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试通水,宁夏青铜峡灌区启动现代化改造工程……“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现代化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水利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相对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加,为端牢“中国饭碗”夯实了水利基础。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助力粮食生产,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

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调度中心的电子大屏幕上,灌区水情、雨情、墒情和水闸控制等各类数据尽收眼底。“我们以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为牵引,实现了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和水旱灾害防御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加快推进灌区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局长吕平介绍,目前灌区来水预报、需水预测、供水调度等更加科学、精准、可靠。

“截至2024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6.38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4亿亩。”许德志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4年的0.530提高到2024年的0.580,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402立方米下降到347立方米,实现了灌溉面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相关文章
全国春灌面积近四亿亩 水库开闸放水 缓解农田旱情 葫芦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 垫江:小满至 农事忙 甘肃省启动农业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安徽省体重管理专科联盟在合肥成立 覆盖省内140余家医疗机构 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全国春灌面积已达3.6亿亩 粮机研发路上的“尖兵”——记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云龙粮机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管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