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无奈之选”到“热门赛道”!为何越来越多中考生选择上职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3: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再过三个月,暑雨夏至,合欢花开,又是一年毕业季。普通高中、国际高中、职业学校……历经九年寒窗,初三学子们即将做出自己的升学选择。

4月9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2025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招生政策有一些新调整,其中,部分直属高中将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意味着杭州正逐步推进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学籍互转,备受关注。

同时,潮新闻•钱江晚报上周日举办的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上,最热门的当属几所热门职高的展位,有学校还临时增加老师来现场帮忙接待咨询。这类现象并不少见,近年来,“中职学校报名火爆”、“高分考生选择上职校”等话题频频成为热点。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哪些?这是否意味着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正在开启?

潮新闻•钱江晚报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更加理性的升学选择

从“被迫分流”到“主动选择”

600分的杭州女生冯斯卿,被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中本班”录取,该校同批最高是613分,她爸爸迫不及待给亲友报了喜;

600分的宁波考生王翊翔,放弃当地普高,选择远赴杭州,被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中本班”录取;

608分的张基贝同学,被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护理专业“中本一体化班”录取,她的分数能进杭师大附中……

去年,杭州“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招生”持续升温,在中考总分增加50分,招生人数增加近100人的背景下,不少“中本班”的中考分数线增长了50多分,录取名单中不乏600分及以上的考生。

不仅是“中本班”,在杭州,大部分职高招生计划数最多的“3+2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也很抢手。

走出“毕业门”,直通“大学门”。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的毕业典礼,也是“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合作高校的欢迎交接仪式。过完暑假,这些高中毕业生们会在新校园再相逢。

“从不被看好,到让父母骄傲,很庆幸,我选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升学之路。”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毕业生俞益施,在2022年荣获了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如果当年没读杭州市财经职校,我觉得自己不一定能考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这所学校的浙江省普高招生录取基本在一段线以上。而且,普高考入的同学要读三年大专,我只要两年,时间成本还能少一年。”

除了学生,现在的家长在升学选择上也显得更加理性。

升学教育展上,中考生家长胡先生表示,全家人已经商量好了,决定报考职高,“我家儿子成绩中等,虽然刚开始一听学校名字带有‘职业’二字,心里有点犯嘀咕,感觉跟其他人说起,有点儿没面子。但里子比面子更重要,经过一番检索,杭州几所市属职高是真不错。”

“一个单位,领导能有几个,研发人员有几个,需求最多的还是负责具体工作的技能型人员。在我们公司,机械工程人员工资比文职高多了,还更稳定。”胡先生说,只要孩子自己喜欢、有渠道升学、有能干就业、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都是好职业。

图片AI生成

职教热的双重引擎

政策“撑腰”与产业“刚需”

百年前,中国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此后上海成为了培养能工巧匠的摇篮,“上海师傅”们享誉全国。

现如今,随着AI技术进步、产业重构,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核心纽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价值。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殷切期望。”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教授分析说,当高等教育走入普及化时代,高学历、名校的光环并非适合所有孩子,学历的高溢价似乎也已过去,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近几年,国家频频出台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其中,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公布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给职业教育正名“撑腰”。

刘晓认为,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可以选择职业教育。动手能力强,在实验操作等方面展现出浓厚兴趣和天赋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职业教育。北大毕业生选择“回炉”职业院校学习的案例,其实没有什么不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容易成功的。职业教育可进可退,继续升学或找工作都可以。”

国家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目前,浙江省已有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药科职业大学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未来,浙江在支持高职高专院校升本的同时,还将多形式扩大本科职业教育规模。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了,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成长立交桥,上职业学校,一样可以提升学历与技能。这也反映出考生和家长教育选择的理性回归:与其在考分里卷,不如腾挪换个赛道成就精彩,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校长陆旦补充说:“每年,考生和家长最关心两个问题:孩子在校期间能不能学到东西;未来发展出口是否通畅。我们杭州的职业学校老师水平过硬、认真负责,教学质量有保障。学历天花板也打破了,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职业教育衔接体系正在构建。所以,家长们慢慢摘下了‘有色眼镜’。”

技能在身,百业皆可为。对更务实的家长们而言,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其实都是“职业”,随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连年突破千万,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更看重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希望新员工上岗即上手,所以,技能型人才更就显得更吃香。

潮新闻•钱江晚报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选择而非筛选,差异而非差距

当政策与产业合力托举,如何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在成才就业方面的独特“含金量”?

热潮之下,隐忧犹存。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党委书记金卫东说:“目前,少数学校招生火爆是一个好现象,但要说职高热,还为时尚早。让孩子上普通高中,依然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首选。”

不少职高校长们提起,职高与普高,选择而非筛选,差异而非差距,职业教育培养的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而当职教老师更要懂人心。“由于社会偏见,部分家长和学生比较焦虑,有些学生甚至比较自卑。一些中考成绩中等或中下的孩子,从小很少接受‘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责备。学校‘第一课’是让这些孩子找回自信、培养良好习惯,树立未来规划和目标。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携手。”

潮新闻•钱江晚报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现场。记者姚群 摄

家长焦虑、社会偏见、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让职业教育长期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如何破局?提升办学质量是硬道理。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中职招生咨询的火爆不能一概而论,所谓花香蝶自来嘛,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能力尤为关键。今后,从“双高”迈向“双优”,努力打造‘五金’,即金专业、金基地、金课程、金师资、金教材,就是在关键办学能力上下功夫。”

育人要用情,专业打造更要用心。杭州不少中职学校正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比如,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大数据技术应用等专业,就是根据杭州市“十四五”规划以及杭州市钱塘区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的。再比如,老牌学校也在瞄准产业发展,持续更新专业,今年,中策职校将新增无人机操作与维护专业。

从招生火爆蝶变成办学质量火爆,让中职生升学有途径、就业有保障、未来有希望,这是中职学校的目标,也是无数家庭的共同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马拉松“私兔”突然爆火!杭州90后小伙已经做了8年“私兔” 《还珠格格》“柳红”回应退圈传闻,透露最后和谁在一起 马云最新发声: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呵护人间烟火!未来不是让AI取代人类…… 从“无奈之选”到“热门赛道”!为何越来越多中考生选择上职高 知名博主去世,年仅29岁!曾表示:生病前没有任何异常,实在没想到…… 怀化华美学校:消防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贵州省黔南州政协调研组到宜州调研 “每个铁生都有自己的余华”,真好! | 睡前聊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