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家口人来说,莜麦是再常见不过的食物,无论是从小吃到主食,还是如今早餐中常见的燕麦,都少不了莜麦的影子。而在我市的莜麦主场——素有“河北莜麦之乡”美誉的张北县,小小的莜麦除了是主粮外,更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被称为“塞外珍珠”。作为我国最大的燕麦产业原料供应基地,张北县莜麦种植遍布全县18个乡镇,种植户达3.1万户,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0万亩左右,全年总产量约5万吨。
张北莜麦广受赞誉,但如何将美誉化效益,助推小作物成长为大产业?近年来张北县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位于大河镇的6万亩国家级有机燕麦示范基地里,伴着拂面的春风,新的丰收也在孕育当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张北县以莜麦产业化为发力点,重点建成了以大河、台路沟等坝头沿线乡镇为主的莜麦生产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打造莜麦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全产业链。
同时,张北还有强大的莜麦科研实力,他们利用市农科院的科研优势,建立了燕麦科技小院,开展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坝莜”“坝燕”“张燕”等系列燕麦新品种不断问世,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
此外,莜麦的籽实和秸秆是较好的饲草,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发展。通过莜麦种植、产品增值、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牲畜养殖等方式,带动全县农民就业增收,有力地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莜麦产业成为张北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的重要抓手,202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22.5%,带动农民增收。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黄晓燕 宋海鑫
编辑:帆帆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