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建湖县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内,薄雾像轻纱般飘过湖面,芦荡深处、林梢间跳动着细碎的鸟鸣。
“咕咕——”一声短促的啼叫刺破晨光,17岁的周浩楠立刻举起双筒望远镜,镜片映出她眼中的光亮:“是山斑鸠!听声音就能认出它们!”她背包上的勺嘴鹬挂件随动作轻晃,仿佛也要加入这场清晨的“鸟鸣音乐会”。
资料图
5月17日,2025建湖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观鸟赛在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周浩楠是专业组年龄最小的参赛者。自打去年底“入坑”,她把零花钱都“砸”进了观鸟装备: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擦得锃亮,手机里装满“懂鸟”“观鸟记录中心”等“秘密武器”。在父母的支持下,她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2024—2025年全市遗产地越冬鸟类调查。
“首先鸟儿的名字能念对了,其次看鸟识鸟的能力大大提升了。调查中,可以看到在农场小路上溜达的丹顶鹤,还有电塔高处东方白鹳喂小鸟的温馨场景。”随着观鸟攻略的升级,周浩楠收获良多,也愈发感受到一群人观鸟的快乐,“原来八倍镜看小鸟进食、玩耍,是件这么有趣的事。”
观鸟赛的收获让她眼睛发亮:东方白鹳展开雪翅掠过芦苇荡,水雉踩着莲叶“凌波微步”,震旦鸦雀藏在芦苇丛中“啾啾”私语……当天,观鸟赛共记录到东方白鹳、白胸苦恶鸟、须浮鸥、震旦鸦雀等有效鸟种78种,为九龙口的生态账本添了笔绚丽注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观鸟比赛,认识了很多新鸟种,也让我更加走近自然、爱上自然、保护自然。”正在申请国外大学的周浩楠,备考之余,带上望远镜去看鸟成了她的“自然探险”,“以后想研究濒危鸟类的人工繁育,让更多‘小勺子’能在湿地安家。”
资料图
“‘追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观鸟队伍不断扩大,相关部门也更加重视观鸟活动。”市观鸟协会理事长周晨曦感叹。协会成立三年来,先后在条子泥、九龙口、大纵湖、盐渎公园等地举办观鸟赛事12场,吸引近千人参加。2024年“盐城条子泥杯”全国观鸟邀请赛,吸引10余个省份的15支观鸟队伍,两天记录184种鸟,用数据印证条子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完好度;很多参赛者拍完鸟后主动写推文、做手账、剪短视频宣传,盐城“观鸟胜地”的名头也越来越响亮。
“江西有鄱阳湖国际观鸟季,神农架靠观鸟线带火周边游,我们有世界自然遗产地、447种鸟类资源——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态王牌’。”周晨曦翻开笔记本,上面列满计划:织密知识普及网络,加强协会与各县(市、区)合作,让观鸟知识从爱好者圈层走向大众视野;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探索打造“观鸟嘉年华”,以活动赛事流量撬动“盐城观鸟”品牌破圈;升级智慧观鸟生态,开发观鸟小程序,打造观鸟地图、观鸟图鉴,吸引更多的人来观鸟……(撰稿丨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