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的节日包括:
每年的1月1日,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
农历正月初一,也被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正月十五日,也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农历二月初二,也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
公历4月4日或5日,是春季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祭祖的日子。
农历五月初五,也称为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
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为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
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为鬼节、施孤、七月半、盂兰盆节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赏月节日。
农历九月九日,也称为登高节、重九节等。
清明节的前一天,有些地区会有一些祭祀活动。
每年的3月8日,庆祝妇女在社会、家庭中的贡献。
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庆祝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贡献的节日。
每年的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庆祝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贡献的节日。
每年的6月1日,是庆祝儿童的节日。
每年的3月8日,旨在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历程。
每年的5月1日,是庆祝劳动者的贡献的节日。
每年的3月14日,是庆祝警察为维护社会秩序所做贡献的节日。
每年的2月2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每年的2月10日,是庆祝气象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的节日。
每年的2月14日,是庆祝爱情的日子。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民间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这些节日不仅在中国,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意义。不同的节日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