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格律
(以五言平声韵为基础,七言在五言之前加上平仄相反的两个字,其中第一字平仄可不限。)
1、基本句式四种: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组合方法:
首句平仄皆能起,入韵不入自可行。
二句平仄初必对,句尾押韵须记清。
联内要对间要粘,四种句式往下生。
中间之联须对仗,除非绝句活复灵。
偶然若有平仄犯,一三不论二四明。
句中孤平须相救,句后不可三仄平。
无论诗长律无异,会得此歌已驾轻。
A:首句起式共四式:
平起入韵(平平仄仄平)、平起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起入韵(仄仄仄平平)、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可随意选择使用。
B:第二句须是与第一句前两字平仄相对且末字为平(入韵)的句式。
如首句为平平平仄仄,则二句必须为仄仄仄平平;首句为仄仄仄平平,则二句须为平平仄仄平。
C:律诗八句,分首、颔、颈、尾四联。
联内(一二、三四……)句式要平仄相对,联间(二三、四五……)句式要平仄相粘。
如首句为"平平"起,第二句须"仄仄"起,第三句须"仄仄"起,第四句须"平平"起……粘、对关键在第二字。
D:除首尾二联,全诗其他联(颔、颈及长律的其他联)句子必须要对仗。绝句则不作要求。
E:格律并不是死的,习惯上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即除句子最后一字外,逢单字可以放宽平仄。但不能出现"孤平"和"三平韵"、"三仄韵"。
F:孤平,在"平平仄仄平"句中,若将第一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则为第三字)的平声字,改为仄声字,就犯了"孤平"。三平韵、三仄韵,一句诗,最后三字同为平或仄,就犯了三平韵、三仄韵。
拗救:
㈠本句自救:用于"犯孤平"的场合。
平平仄仄平 句─→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句─→平平仄平仄
㈡对句相救:
┌─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句─→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特别交代:
仄平平仄平--自救孤平。非常常见,非常有用。
平平平仄平--拗救万金油。多用在起句。
平平仄平仄--特拗句,合律。常用于尾联,锦鲤翻波。
仄平仄仄平--是孤平,切忌。
二 语言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所以最初差不多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现在语言进步了,大多数的汉字词汇都成了双音节、多音节词了,一个汉字往往就成了词素。我们说话、写文章当然要用生活中的语言,但写诗就不能用这种进化了的语言,因为诗的文字容量很小,要一个字管一个字的用处(当然不反对一些必要的双音节词和少数特殊多音节词在诗词中的运用)。诗是精练的艺术,诗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虚词和语法的束缚,是以实词为主构建的精简的画面语言。所以我认为,诗的语言其实既不属于现代汉语,也不属于古代汉语,是一种专属的诗词语言。
明白了诗的语言,就明白为什么格律诗要尽量避免用现成的词语了。我们讲诗要有古韵古味,这也是诗的语言所致。诗要炼,用字要推敲,这也是诗的语言所要求。
三 章法
首联--起:起法有多种,最常用的起法就是以景为兴的传统笔法。这叫"造境",一下子统率住了全篇的气氛。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后面发展的空间足,二是能续得上,接得住。一般来说,起兴要平而舒展,看似拙而实巧。当然也有不以平起,上来就以势取胜的,这种写法不容易写好,关键是首联出句可以笔力雄浑,气势大一点儿,但对句一定要接得巧,才能往下发展。这两种写法都是很常用的,其他不以景起兴的方法也很多,原理也都是一样,总以留有发展的余地为好,不要上来先绝了门户,后面再也没了力气。
颔联--承:颔联的承接很重要,这是律诗中第一个对偶句,能不能立住就看这里了。这里说的承接,是指如何具体深化首联的意境。常用的方法有缩小法、扩大法、反衬法、顺承法等等,总之是要加重上一句的意思,为下面作一下铺垫。这里的联句单独摘出来往往都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有独立欣赏价值。一般来说,这里是炼字的好地方。往往一个字意思的不同,就给下面的转化带来了伏笔和呼应。我认为写到这一联时,一般就应把前面造的境意写尽写透了,越是山穷水尽越显出你后面转的本事。
颈联--转:颈联经常是转的关口,写诗好坏全靠这一联。转法有很多种,有急转直下,一联下来全部另开天地。有出句再承一下,对句来个意思相反的对仗,一下子就全转过来。这里的转不是说完全把意思推翻了写,而是要有一个反衬深化的内容在,不要简单继续前面蓄的境,要别开新境。
尾联--合:尾联的合其实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功夫。有了前面的水压,这里不放出来不行了。用一个漂亮的画面,或浪漫的联想,或深刻的思考结束全诗是最上乘的办法。
当然,诗的章法不是简单的八股文,有很多变化。我们根本不必被"起承转合"四个字束缚住了,只要意思不散,采用哪种变化都是合理的。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意思不散的关键问题了。这里面讲的章法只是一个构造形式,我们作诗要有"精气神",是要有一股气在里面,要一气贯通,所有材料的组织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来组织,不管是怎样的铺垫,怎样的婉转,怎样的反衬,怎样的重复,全是为了说明这最后一个"合"。我们写诗的时候,不一定要先写出最后一句,但一定要先蓄出势来,心里一定要有最终写出来要达到什么效果的概念,不要搞成信天游,游到哪里还没想明白自己要说什么呢,这样就会写得散,而且前后不统一,这个气就断了。
写诗的顺序也有一个小小的窍门。我现在写诗,一般来说是从最后两联写起(当然也有从首联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就是中心思想已经有了,我就可以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了。先从第三联,还是第四联写我的体会是各有优点,但我认为第三联可能更重要些(一般来说,这一联就是转了,这个转可以照应前后,一般来说有了这一转,你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可以清晰起来了),所以我多数从第三联开始写起。
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律而已。而且是以五律为例,我建议初学者都先从律诗开始练习,这样比较完整。
四 手法
诗的表现手法很多,这里只能就最基本的手法说一点理解。
传统的基本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赋:铺叙其事谓之赋。略似于就事论事,抒发感慨。
比:指物譬喻谓之比。借此说彼,指桑说槐。
兴:借物起兴谓之兴。也就是借景生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一般来说,诗重比兴而慎用赋,抒发感慨也尽量用比兴手法。赋用不好就会成为口号。
诗的手法,一般来说要讲究五忌五求,即忌直求曲、忌白求丰、忌生求活、忌乱求巧、忌失求趣;
忌直求曲:不要平铺直叙,要讲求曲折回环。
忌白求丰:不要白话空话,要讲求意象丰富。
忌生求活:不要生拉硬扯,要讲求活泼灵动。
忌乱求巧:不要结构混乱,要讲求构思巧妙。
忌失求趣:不要引用失当,要讲求妙趣横生。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点,诗的语言是跳跃性发展的,可以点到为止,不必象写小说或散文一样要把来龙去脉交代得一清二楚,生怕别人看不懂似的,那样就失去诗的韵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