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吴辉 颜加俊
五一假期期间,湖北各景区迎来旅游热潮,高速公路车流量激增。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湖北交投集团积极践行预防式养护理念,全面开展桥梁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全力筑牢高速公路安全屏障。
香溪河大桥穿上“防撞衣”
桥上车流如织,桥下2个水上浮台扎根在香溪河水面,施工浮吊船正在紧张作业,泥浆船、平板驳船来回穿梭。五一期间,在宜巴高速兴山段香溪河大桥加固施工现场,4个班组30余名工人在节假日期间继续施工。湖北交投养护人员坚守岗位,抢抓蓄水期高水位状态的黄金施工期,全力推进钢护筒施工和混凝土浇筑。
该桥位于G42沪蓉高速兴山收费站与高岚收费站之间,全长530米,为一级航道高速公路桥,常年有通航船只通行,左幅5、6号和右幅9、10号四个主墩均位于兴山香溪河航道。
“香溪河特大桥防撞工程项目是湖北省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抵御5000吨级船舶撞击,有效保障沪蓉高速跨江通道安全。”湖北交投宜昌运营公司第六巡检办负责人李乾介绍,为降低过往船舶对桥梁墩柱撞击的损伤概率,作为省内建立防撞设施的13座桥中,唯一采用钢管桩防撞设施的加固项目,此次加固将在4个桥墩处增设20根直径2.7米、长61米—67米的桩基,使用1600吨钢管桩和7000余立方米混凝土。
“施工采用驳船+贝雷梁浮式平台,通过安装钢质——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将通航孔桥墩包裹在防撞设施内,如同给每根桩基增设一个防撞包,防撞设施的设计使用年限可达20年。”湖北交投高开公司施工现场负责人刘耀宏说,三峡大坝周期性蓄水为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施工单位抢抓有利水位条件,已完成8根桩基施工,进度占总工程量的70%,预计今年9月15日前完工,确保大桥通航安全。
凤凰关大桥治疗“皮肤病”
5月4日,在位于罗田县的沪武高速武汉至英山段凤凰关水库大桥桥下,两个桥墩搭着8米多高的脚手架,多名工人分工协作,正在往玻纤套筒里灌注环氧灌浆料。玻纤套筒,就是给桥墩装上“金钟罩”。一旁的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分院负责人杨祖涛介绍,它能增加保护层,延长桥梁的寿命。
作为湖北至上海距离最短的高速公路,武英高速通车16年来,日均流量达3万辆,今年5月1日,该路段日通行量突破9万辆。“我们在定期检查时,发现凤凰关水库大桥8号桥墩有多条钢筋锈胀露筋现象。”湖北智能检测公司交通检测中心部门负责人张伟说,经抽样检测,该桥所见病害均为表面常规病害,桥梁整体技术状况评定为2类,相当于人体患了皮肤病,需“搽药”治疗。
据悉,桥梁整体技术状况是判断桥梁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共分为5类,2类为轻微损伤,需做常规养护,5类最严重,属于危险状态,需封闭交通,桥梁拆除或重建。
为此,湖北交投集团将该桥纳入2025年养护专项工程范围,并于今年2月下发养护专项工程设计图纸。4月底,与众多存在类似病害的桥梁一样,凤凰关水库大桥开始病害处置。“整体灌浆5立方米,增强桥墩的耐腐性。”湖北交投鄂东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周则程说,目前有50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工地,用8天完成右幅8号墩表面缺陷修复,较计划工期提前48小时。
鄂东运营公司同步开展沪武高速全线桥梁拉网式排查,对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完善“一桥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对26处既有病害实施分级分类治理,Ⅲ级病害48小时内完成处置,对重点桥梁安装轻量化监测设备,实时预警裂缝发展等17项指标。
面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大考”,湖北交投集团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对381座弃渣场、5057处高路基边坡及528座涉水桥梁、陡坡地形桥梁开展拉网式排查。在智能化监测方面,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系统整合AI巡检车、无人机集群、北斗位移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对重点桥梁、隧道群、高边坡的全天候立体监测。目前,该集团正加快编制《高速公路无人机检测技术规程》,推动病害识别精度突破毫米级,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管养新格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