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
以研究性的系列展览,铭记那些设计开拓者、传承者的故事。4月17日,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向设计致敬——雷圭元设计文献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以“致敬设计”为核心,力求在20世纪设计史的框架中全面呈现中国设计先驱雷圭元先生在艺术设计及教育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雷圭元先生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者,也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与设计实践的先行者,亦是20世纪早期唯一以设计独立建制的设计院校——四川省立艺专和新中国第一所设计高等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他早年留学法国,关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学习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他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下,融合教学、研究、实践于一体(即“三位一体”),“古今中外,以我为主”,出版了《新图案学》《新图案的理论与作法》等十余部图案著作,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图案学体系。
“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雷先生设计理想。他胸怀“美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教育理想,面向世界,服务实业,积极发展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事业。他带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参与国庆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等,创造了简洁明快、朴素大方的时代风格,奠定了新中国设计的美学风格。他开创“图案专业班”,与郑可先生一起开拓了新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之路。他在工艺、设计、书画等领域实践探索,设计了“新图案学”的独特作品。
同时,雷圭元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跨领域、跨专业的设计实践开拓者,学贯中西,成就斐然。本次展览通过作品实物、设计稿、档案、手稿、藏书、照片等丰富的展品,从设计教育、设计实践、艺术创作、图案人生等方面,结合历史语境和策展团队丰富而深入的案例研究,系统深入地呈现雷圭元先生独到的设计思想与独特的装饰趣味。
展览分为“永远的教书匠”和“无界的艺术家”两大板块,以240余件展品,结合策展团队的研究图示、研究案例,系统梳理、深度展示雷圭元先生“三位一体”、影响深远的“图案人生”。
特邀策展人郭秋惠介绍,在将作品实物、档案文献与研究图示、研究视频相结合的同时,展览中还加入了十余个研究案例。例如,“它山之石”案例,展现了20世纪30-40年代雷圭元先生设计实践对于以法国为主图案设计中的借鉴与融合;“四川省立艺专的群体探索”案例,展示了20世纪40年代庞薰琹、雷圭元等先生将传统图案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设计教学示范;1958-1959年的“国庆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装饰”案例,呈现了新中国第一个设计高等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初创时期对于国家形象、民族形式与艺科融合的探索,并探索了“做中学”的教学新路径;1962年的“图案班”案例,呈现了雷先生与郑可先生对于新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开拓。策展团队还以视频的方式,梳理了雷先生的八本代表性的研究框架思维导图、目录词云图、经典语录与手稿页面;尝试建立雷圭元先生的中国图案学体系脉络。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中设置了文创打卡及互动体验区域。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展览,年轻一代能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艺术大家的艺术思想,并启迪当代设计对传统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希望展览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带来更多关于设计的思考,为高校的设计教育带来更多的启发。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向设计致敬”系列学术项目之一。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介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是将“当代设计艺术研究”作为主要学术定位的全国重点美术馆,20多年来在设计艺术的展示、收藏、研究等方面有深厚的积淀。自2017年开始,关山月美术馆推出“向设计致敬”系列学术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新中国设计艺术大师主要成果与贡献的梳理和研究,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已先后举办张仃、张光宇、庞薰琹、周令钊、陈之佛、陈汉民六位先生的个案研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