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记者从2025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2024年全省各级各部门通过系统化防治举措,成功避让地灾40起,处置险情112起,紧急转移群众10230户32844人,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损失,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地质灾害风险,印发《2024年度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年度任务、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属三大地勘局,建立“厅长包片、处长包县”暗访督导体系,汛期每月深入各地开展暗访督导。
落实“三查”制度,动态做好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工程活动区的隐患排查。行政和技术人员开展排查22.97万余次,一线监测人员开展巡查167.85万余次;利用InSAR技术锁定风险隐患“靶区”,发现新增形变点655处,核查确认隐患点77处;开展6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1:1万精细化调查评价试点,探索建立地质单元稳定性评价体系。
2025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现场。
依托全省已建成的10445处自动化监测站点,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共发出红、橙、黄三级预警1.1万余条,实现风险动态管控。坚决落实“三个紧急撤离”,修订隐患点临灾避险预案,全覆盖开展避险演练。
2024年,全省实施避险搬迁项目78个,搬迁9848户4.06万人;实施工程治理项目160个,治理隐患点924处,消除11.56万人地灾威胁;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52个,治理隐患点125处。此外,对台账隐患点和风险斜坡开展巡查51.13万人次,发现新增隐患点6处、形变点32处,均落实防范措施。
2025年,我省各级各部门将持续健全防灾体系、坚定推行风险管控模式、不断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努力优化搬迁安置机制、扎实筑牢基层防灾网络,切实履行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竭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涛
编辑 王剑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