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最馋的还是母亲那碗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0:15:00

我眷恋的家乡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夏日之时,树成行,柳成荫,绿意盎然,宛如人间的梦幻仙境,又似天然的清新氧吧。雨过天晴,独步于小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的清香,沁人心脾。那如酥的夏雨滋润大地,唤醒了沉睡在地底的菌类小精灵。经过几日,雨后的蘑菇如同春笋般破土而出,傲然挺立,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我和弟弟对蘑菇痴迷至极。雨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踏入柳林,寻找洁白而内里乌黑的珍宝。蘑菇形态各异,有的像小伞,有的似花瓣,有的如小动物的耳朵。我们在林间邂逅这自然恩赐,它们在阳光下如生动画卷。手提柳筐,行于泥泞小径,穿梭柳林翠绿间。柳枝轻舞,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蘑菇上,赋予生机。深入柳林,更多蘑菇藏于柳根下,似与我们捉迷藏。我们小心采摘,怕扰其梦。蘑菇伞盖颤动,似诉乡愁。
采蘑菇是童年温馨记忆,让我们沉浸其中,忘却时间与疲惫。蘑菇是自然礼物和岁月见证,我们珍惜这感受生命美好的时光。运气好的时候,我们的柳筐会被沉甸甸的收获压弯。回家后,母亲便让我将蘑菇晾晒在庭院,静待时机化身为美食……在我回忆的长河中,母亲的手工蘑菇面总是唤醒深藏味蕾的回归,那缕独特风味至今萦绕心怀,挥之不去。她烹调时,总以细腻的指尖轻抚风干的蘑菇,使之在温润的水中渐渐舒展软化;再佐以干黄花菜的幽香,与细长的面条共织一锅温馨。每当香气四溢,家的温馨便随蒸汽弥漫开来。经阳光炙烤而干硬的蘑菇,在母亲的巧手下,仿佛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重新焕发活力。蘑菇与面条交织出的每一口,都是母亲深沉爱意的细腻体现,是无言关怀的有形传达。煮熟的面食色泽饱满,层次丰富,蕴藏着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甘美。在那间简朴的厨房里,母亲以智慧和巧思,将最朴素的食材转化为家的味道。纵使时光荏苒,岁月更迭,母亲的手艺依旧在我心中熠熠生辉,它不单是食物,更是无价的回忆。蘑菇的醇厚鲜香与面条的筋道口感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风味,一道难以跨越的情感纽带,无论身在何方,总能唤起我对家的绵绵眷恋。如今,往昔摇曳的柳枝多数凋零,往日的蘑菇也变得难以找寻。母亲的味道,如轻柔的低语,已沉淀为心底最珍贵的回忆。每当回忆起往昔采摘蘑菇的岁月,心中便涌起一丝淡淡的怅惘。那些逝去的欢乐时光,如今已成为无法追回的往昔。然而,即便如此,母亲的味道依旧深植我心,成为永恒的温暖源泉。母亲的味道,不单单是食物的传承,更是情感的寄托。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以巧手为我们烹制出最美味的食物。母亲的厨艺是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与厚爱,也是传统厨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展示。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背井离乡,生活在繁华喧闹的街市。这里的美味佳肴琳琅满目,然而无论品尝过多少珍馐美馔,母亲的味道始终是我心中的无价之宝。每当想起母亲所做的蘑菇面,内心便翻涌着温暖与感动。世事沧桑难为情,蘑菇面的滋味,已凝成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它不只是美食一道,更是母亲赋予我们的爱与牵挂。岁月匆匆,境遇更迭,而母亲的滋味永存,如影随形,温暖我一生行程。乡愁满溢,人间至味。蘑菇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秀美的风姿。离开柳林之畔,却始终无法逾越心中故乡的那道“结界”。坚守着蘑菇面的独有风味,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路途多遥远,都不会忘记那起始的足印,那梦绕魂牵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