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
消费金融服务对提振消费意愿、扩大消费需求有着积极作用。记者4月13日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短期消费贷款新增118.4亿元,同比增长45.3%。各项数据创下新高的同时,加速了消费市场活力的释放。
进一步推动“两新”落地见效
去年以来,在沈各家银行增加消费信贷投放,进一步推动“两新”落地见效。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在汽车以旧换新领域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购车分期业务为载体,通过金融和销售场景高效融合,推动消费升级。该行成立购车分期专项服务团队,提供包括贷款咨询、申请受理、放款等全流程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效;在政府补贴优惠的基础上叠加建行权益,助力市民轻松实现购车梦。据悉,补贴政策出台以来,建行辽宁省分行累计为3万余名客户提供购车分期金融服务,直接拉动汽车消费额超37亿元。
多家银行陆续发布了提振消费行动方案,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全面推进以旧换新信贷服务,为激发市场消费需求潜能不断提供金融动能。今年以来,个人消费贷资金主要流向家居装修、购车等大宗消费中,并进一步延伸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绿色、智能的新型消费场景中,消费信贷撬动消费的效应更加明显。
消费贷款额度、期限有所优化
政策层面也在大力推动消费贷款。(下转5版) (上接1版,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短期消费贷款突破百亿元)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其中,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明确要从消费贷款额度、期限等方面给予支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银行人士表示,提高信贷额度上限能够迎合消费者对于更高金额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例如在汽车、家装等价格较高的领域。
随着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加大,保障贷款质量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监管部门特别提出合理纾困举措,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
个人消费贷款纾困,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部分消费者还款压力、稳定个人预期,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长期来看,有助于优化金融生态,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