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构建人才汇聚强磁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6:49:00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向关系发展质量。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域现代化先行提供人才支撑。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后领到了500万元补贴,让我们能够专心从事研发。”落户绍兴市柯桥区的盖科(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仕芳坦言,“企业研发的超滑防粘附材料市场前景看好,但如果没有人才政策支持和周到的服务,创业之路不会这般顺利。”

柯桥区通过“人才+基金”模式,以财政资金为牵引,多渠道吸引园区和民间资本成立基金,建立人才创业引导资金池,为盖科生物等人才企业创新赋能。短短3年,该公司的超滑防粘附材料破解了目前自清洁材料稳定性差的难题,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能耗、海洋环境保护、医疗等领域。据悉,柯桥迭代升级人才政策,近5年累计兑现人才资金超10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上千人,近3年引进大学毕业生超15万人。

为满足科技人才创业融资需求,浙江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科创人才贷”产品,通过定制化金融方案,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一般的科技贷款以企业知识产权或者企业信用作为考核的关键因素,而科创人才贷重在对‘人’的判定。”杭州融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豆圆说,在农行杭州余杭大禹支行协助下,他以个人名义担保,为企业争取低成本资金,有力支持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连接点,如何畅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与原先科技成果所有权单纯国有的思路不同,在浙江,科技成果以“先确权后转化”“先评估后买断”等多种方式,强化高校科研人员收益分配和激励,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浙江大学明确,符合相关规定,科研人员就能以“主角”身份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合规合法,不用担心踩“红线”。

2024年10月,位于金华市金东区的托普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合作开发光学智能转换显示器,实现显微镜下图像向手机端的智能传输,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开发编程阶段。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高校院所推动人才资源走进企业,既增强科研人员研发新成果的动力,也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真正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目前,该研究院与当地6家企业开展合作,意向金额达4800万元,高校人才资源潜能被充分释放出来。

近者悦,远者来。浙江拿出“硬举措”,细化“软服务”,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实现和人才之间的双向奔赴,碰撞出创新火花。2024年,浙江省外净流入45.4万人,充分显示了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人才优势也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浙江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8%,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经济日报记者 柳 文)

  
相关文章
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自然资源所:多维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宁波象山中国海影城“奔跑吧乐园”开园在即 泉州出台新规!物业退出有了“流程图” 构建人才汇聚强磁场 南华大学9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全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 跨境支付挑战与机遇并存 “三角平衡”下行业如何破局 从高原到世界,“青字号”值得期待 谭 梅 中信银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金融创新直达科技研发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