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吃虾季”!
眼下正值“早春档”小龙虾上市期。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小龙虾将在5—6月进入销售最高峰,届时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供应量显著增加
价格跌至17元/斤
据央视财经,在潜江市熊口镇新林村,凌晨时分虾农就开始捕捞小龙虾了。养虾大户蒋代元从事小龙虾养殖行业十年,如今他和家人共同承包了村里的40亩虾稻田。
湖北潜江熊口镇新林村虾农蒋代元:今年行情还好,一斤可以卖16元,去年这样的一斤卖12元、13元。
早上七点多,虾稻田不远处的小龙虾收购点也开始忙碌。分拣、称重、装箱,工人们动作细致娴熟。随着养虾技术成熟,现在小龙虾已经从“一季红”到“四季鲜”。为了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村里还经常组织新媒体培训、直播等课程。
据了解,进入四月下旬以后,小龙虾将迎来大量上市期,价格也更加亲民。在杭州某水产市场,零批区的经营户老江介绍,4月初刚开始销售小龙虾时,每天能卖出100多斤,而现在日销量达到500斤左右。
“从今年3月上市初期的日销约1万斤,短短数周,现在每天销量最高能达到10万斤,增长态势还在持续。”杭州水产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销量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龙虾价格持续下跌,比如货量最大的中规格小龙虾从40元/斤降到现在的17元/斤,跌幅超过50%。”
另据新华财经报道,清明节后,国内气温持续回升,各主产区小龙虾陆续上市,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价格呈全面下行走势。新华指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报1290.47点,环比下跌379.71点,跌幅22.73%。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水产养殖网
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上的小龙虾主要产自湖北。接下来还将有山东、安徽产地的小龙虾陆续上市,后市随着小龙虾市场供应量持续攀升,价格或进一步下探至15-25元/斤区间;口感方面,目前市场小龙虾主打少量尝鲜,5月中旬至6月初或将迎来全年“虾肉比”最佳消费时段。
如何正确食用小龙虾
如何挑选小龙虾?
要挑选活的小龙虾,仔细观察它的背部是否红亮干净,腹部和爪的绒毛是否白净整齐,最重要的是看虾腮是否白而干净。外表如果是暗红色的,肚下发黑,有可能是阴沟或者浑水中长大的,千万不能选。
捏一下虾身,要挑虾身硬挺、触须齐全的,如果虾肉比较有弹性,说明肉质很不错,烹饪好后味道会非常鲜美。
闻一下小龙虾有没有异味,如果有异味,就不能挑选了。
拿着比一比,同样的季节,人工养殖的小龙虾要大一些,个头均匀,肉质也比较饱满。
如何处理小龙虾?
在清洗时,可以先用流动水冲洗,然后在水中加入食盐或白醋,浸泡1~2个小时。
用刷子或钢丝球刷洗小龙虾腹部,根据需要剪去小脚和大钳子,清洗干净后除去虾腮、肠道。
为避免处理小龙虾时手部感染,可以这样做:
1、戴手套处理小龙虾
在处理小龙虾时,最好戴上一次性手套。手套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减少手部与小龙虾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手套并非万无一失,如果小龙虾的壳或钳子过于尖锐,也可能扎破手套。
2、选择专业的处理工具
处理小龙虾时,最好使用专业的处理工具,如剪刀、钳子等。这些工具不仅可以更方便地处理小龙虾,还能降低手部受伤的风险。
3、注意手部卫生
处理小龙虾前后,都要注意手部卫生。处理前,最好洗手并消毒;处理后,也要及时洗手并擦干。如果手部被扎伤或出现伤口,要及时清洗并消毒,避免感染。
4、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戴多层手套
虽然戴多层手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防护效果,但也要注意手套的透气性和舒适度。如果手套过厚或过紧,不仅会影响手部的灵活性,还可能因为手部出汗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
小龙虾的这些部位最好不要吃
有研究人员对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腹部肌肉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虾头。
这是因为小龙虾的肝、肾、胰等解毒和排泄器官都在头部,这些器官可以产生大量的金属硫蛋白来束缚重金属元素,因此,重金属元素更容易集中在小龙虾头部。此外,外壳也是小龙虾处理重金属的重要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和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如果规范化养殖,保持水源质量,就能确保小龙虾肉的安全性。市面上正规小龙虾可食部(腹部肌肉)的重金属含量都在安全限制内,可以放心食用。
小龙虾的内脏位于虾头,吃起来很香的虾黄是它的肝脏和胰腺,脂肪含量高且重金属含量超过虾肉。吃小龙虾最好只吃虾肉,不要吃虾黄和虾头。
此外,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属于中嘌呤食物,过敏体质人群、痛风患者等要谨慎食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