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海口4月9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慧)“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四场)——《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专场4月9日在海口举行。《实施意见》共6个部分29条,可概括为“两持续、四着力”,对我省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具体部署。
据介绍,去年我省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美乡村稳步建设的总目标,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2605.4亿元、增长2.4%,一产增加值达到1627.6亿元、增长2%。
《实施意见》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四方面着力落实。
今年,我省计划再建设200个和美乡村,整治提升2000个清洁乡村;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7万亩、产量稳定在26.5亿斤以上,油料播种面积稳定在44.5万亩,种植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60万亩以上、“海南好米”品种30万亩以上;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6%以上。
《实施意见》提出,要立足海南实际,对照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任务逐条进行细化、实化、量化,力求在政策上进一步聚焦、在措施上进一步加力,包括要高标准建设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南繁种业科技创新策源地;稳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面积,建设标准化胶园30万亩,更新种植老龄低产受灾胶园8.38万亩,推动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发展等措施要落实到位。
《实施意见》还提出,我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农业领域对外开放。比如,发挥资源禀赋和开放政策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双高地”,加强国际热区农业合作、做好封关运作背景下农业对外开放风险防范等措施,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