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肠胃炎
- 原因:夏季气温高,适合细菌繁殖,食物容易变质。食用被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污染的食物或水后,易引发细菌性肠胃炎。
- 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脱水等症状。
- 应对措施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街边摊等不洁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食物保存得当:夏季食物应尽快食用,剩余食物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如补液、使用抗生素等。
暑湿感冒
- 原因: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常贪凉饮冷,使体内暑湿之邪与风寒之邪相互搏结。加上夏季多雨潮湿,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导致暑湿感冒。
- 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患者常感觉身体沉重、乏力、食欲不振等。
- 应对措施
-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食用生冷食物和饮料,如冰淇淋、冰啤酒等。适当运动: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身体抵抗力,帮助祛除湿气。药物治疗:可服用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等中成药,缓解暑湿感冒的症状。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可能有禁忌和副作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夏季失眠
- 原因:夏季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影响睡眠。此外,夏季白天时间长,夜晚睡眠时间相对缩短,加上蚊虫叮咬、噪音等干扰因素,都可能引发夏季失眠。
- 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 应对措施
-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整洁、通风良好,使用蚊帐、耳塞等减少干扰。选择舒适的床上用品,如透气性好的床垫、枕芯等。调整作息时间: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放松身心:睡前可以适当放松身心,如泡个温水澡、听轻柔的音乐、阅读等,帮助缓解压力,促进睡眠。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放松身体肌肉。
中暑
- 原因:夏季气温高,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容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发中暑。
- 症状:轻度中暑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度中暑则可能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 应对措施
- 预防为主:避免在高温时段(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长时间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并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和防暑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等)。及时降温: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用湿毛巾敷额头和擦拭身体,帮助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让患者多喝温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以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紧急就医: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治疗。
夏季真菌性皮肤病
- 原因:夏季高温潮湿,为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皮肤出汗多、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感染真菌,导致真菌性皮肤病。
- 症状:常见的有足癣(脚气)、体癣、股癣等,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脱屑等症状。
- 应对措施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洗完澡后要擦干身体,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等。穿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穿紧身衣物,以免汗液长时间积聚在皮肤表面。避免共用物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浴盆等个人物品,以防感染真菌。及时治疗:一旦出现真菌性皮肤病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的克霉唑、特比萘芬等药膏,必要时可配合口服药物治疗。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云南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