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们社区还未收到一起关于流浪猫扰民的投诉,流浪猫数量的增长趋势得到遏制,流浪猫引发的环境卫生问题也大幅减少。”说这话说的是金山区金山卫镇东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燕。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多格合一”下沉力量和居民区志愿者的多方努力下,东门居民区积极治理以往令人头疼的“人猫共存”问题,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扰民投诉
“花阿姨、冬冬阿姨,今天猫猫们的状态怎么样?我这边又联系了三家可以收养的人家,居委会已经评估过,后面签好收养协议就可以把猫猫送过去了。”
在东门居民区一楼大厅“爱心中转站”的猫舍前,居委会工作人员严薇娜将这一好消息带给了社区志愿者花桂华、吕立冬阿姨,三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
“捕捉-绝育-放归,外加联系收养,这就是我们目前主要在做的事情。”严薇娜笑着说,相比以前到处跑调解矛盾,现在管理好这一方猫舍就从根源上化解了隐患,“我们主要做好托底和服务保障,多亏了综合网格的协同支持”。
和很多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居民小区一样,流浪猫扰民问题过去在东门居民区令人“头痛”:爱猫人士满怀爱心,看到流浪猫时,常常会从家中带上猫粮或食物投喂,但越来越多的流浪猫在小区里出没,滋生大量蚊虫和细菌,早晚不停的猫叫,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仅2024年一年,东门居民区收到镇城运中心派送的12345投诉“流浪猫扰民”工单就有5件,还存在重复投诉的情况。
“爱猫人士和普通居民双方的意见越来越大,矛盾纠纷也呈上升趋势。”王燕介绍,既要做到双方满意,又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居民区会同镇城运中心、城管、派出所以及街区、小区物业等多元力量协同发力,探索“自治+公益”模式加强了小区流浪猫问题治理,“今年以来,社区还未收到一起关于流浪猫扰民的投诉,流浪猫数量的增长趋势得到遏制,流浪猫引发的环境卫生问题也大幅减少。”
自治+公益
“爱心中转站”里,很多被捉来的流浪猫正在休养。它们有的刚做完节育,有的因受伤正在接受治疗。送餐喂药、清理粪便、注射疫苗,社区志愿者花阿姨、吕阿姨每天都会来这里照顾这些“毛孩子”。在东门居民区,像花阿姨他们这样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有12人。
居民区还组织社区公益合伙人梦享未来为民服务中心,以及物业、志愿者团队紧密协作,全程参与诱捕笼设置、术后护理等环节,并为这些猫建立专属档案,确保每只猫绝育、放归社区后,均有志愿者跟踪健康状态。同时,大家还化身社区文明养宠的劝导员,在社区里督促、宣传文明养宠的相关知识。
“我们也会劝导说不要喂(流浪猫)剩饭菜,设置规范的投喂点等。可以明显感受到居民意见减少了。”花阿姨表示,小区里出现的变化,也让他们这些爱猫人士感到很开心。
其实,“流浪猫”问题看似很小,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今年3月,金山卫镇下发了《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事项参考清单》,其中就对“流浪猫狗”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明确。在综合网格力量的协同参与下,以“流浪猫狗”为代表的社会治理难题有了更多化解的可能。
“多格合一”让件件小事“有求必应”
“‘多格合一’力量下沉,不仅在参与流浪猫抓捕、放归方面有效发挥,在帮助流浪猫认领方面也有很助益。”据王燕介绍,有一次社区抓捕的流浪猫,就是在学府街区的发动、参与下才让小猫成功归家,“居委会只是搭建平台,更多的是各方资源共享、共同发力。”
事实上,不仅是流浪猫狗管理,今年,金山卫镇细化了责任落实,制定了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入格事项清单》《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和《年度实事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包括环境整治、物业治理、营商环境、跨门经营等各类事项串起来了居民们的生活日常。乱停车、乱设摊、油烟扰民……各类痛点难点问题因综合网格的联动推进而件件有了着落。
“我们建立了‘问题靶向攻坚’机制,围绕12345热线重复投诉事项、群体性信访积案、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三跨’难题及历史遗留顽疾,依托网格,组织法律顾问、行业专家开展‘穿透式’联席研判,锁定问题症结,实现疑难问题全周期闭环管理。”金山卫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网格的功能包括协调各方力量,联勤联动处置,动员共建共治等,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在推动居民矛盾化解的同时,金山卫镇还通过网格化治理积极关注新就业群体诉求,为新就业群体创造更多归属。例如,通过“公益联票”活动为外卖员提供“公益义剪”服务;以“骑手友好”为出发点,整合资源在商圈内新增换电设备,为“小哥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换电服务;组织货车司机报考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助力货车司机扩充知识储备,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引导其依托职业场景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民情信息收集等基层治理事务等。
原标题:《如何为“毛孩子”找到更好去处?金山卫镇多方协同创新探索“流浪猫”治理》
来源:作者:黄勇娣 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