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上午在北理工,下午就去了人大。随着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加速,我们也扩大了校招规模,计划上半年新增招聘20~30人左右,以机器人研发所需的技术岗为主。”4月20日傍晚,北京机场,广州高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校招负责人钟晓仪刚刚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密集招聘行程,带着近百份简历赶上了返回广州的航班。
这个周末,随着“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在北京、杭州、武汉三城同步举行,和钟晓仪同期“北上”招聘的粤企还有超过千家,合计面向全国释放近10万个岗位需求,覆盖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热门产业。
刚刚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广东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21元,同比增长4.8%。近年,随着这座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全省超1900万户经济主体叠加超万亿产业规模,也催动广东形成一片种类多、需求量大、竞争力不俗的庞大人才市场。
多位刚刚奔赴外省度过了一个忙碌周末的粤企招聘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今年所在企业招聘规模有所扩大,需求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智能化板块,其中工程师人才需求增幅较大,支撑企业在数字工厂、智能制造、AI研发应用等领域的业务发展。
而在奔赴全国多城密集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的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广东多地政府部门还以此次集中“北上”招聘为契机,与重点高校开展对接,通过建立入驻高校的招才引智服务站等举措,逐步搭建起一个对接精度更细、覆盖面更广的常态化就业网络。
近10万就业岗位
“今天我们在武汉招聘会现场放出了300多个岗位需求,覆盖研发技术、智能制造、职能运营、市场营销和定向人才五大职群,其中研发技术和智能制造类岗位需求占比超过70%。”周日傍晚,刚刚结束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整一天的招聘,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锂能)招聘经理林创贤已经收到了超过200份简历。
研发和智造板块是林创贤关注的重点之一。“比如研发岗就包括电芯材料开发、电芯产品开发等不同方向,主要面向硕博人才。其中硕士应届毕业生月薪在9000元~14000元区间,年底大概是两个月以上的年终奖,博士按专业博士、拔尖人才、定向人才划分,年薪在30~55万元区间。”林创贤说。
这个周末,包括亿纬锂能在内,广东超千家企业共在北京、杭州、武汉三城放出近10万个岗位需求,其中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超500个,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超3500个,覆盖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热门赛道。
其中,多位招聘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近年所在行业对数字化、智能化人才需求正持续提高。
“近三年我们基本上每年新增招聘规模都在1000人左右,整体招聘规模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但在专业方向上的确有一些变化。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动公司整体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因此在生产研究、制造中心、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对数学类、统计学类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量都在提升。”林创贤表示。
广州红海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海云)人力资源总监董盈华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2025年红海云计划新增招聘60人,其中AI算法工程师、中高级Java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等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达到50%。
“特别近年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向‘AI+’转型的趋势愈加明显,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效率成为客户的普遍需求,也推动我们加大力度开发、优化基于AI的人力资源产品及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董盈华表示。
近年来,随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持续推进,广东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6.9万亿元,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以此为基础,截至2023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也达到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
回顾一整天招聘行程下来收到的200多份简历,林创贤表示,“初步看下来跟我们的岗位需求适配度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技术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等相关方向的岗位,回去我们也会重点进行简历评审,尽快安排面试和复试。”
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前景
“我们观察下来主要还是靠公司本身以及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吸引人才,当然福利待遇也是影响求职者选择目标企业、城市的关键因素。”钟晓仪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高擎机电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在职员工规模达到100人左右,其中外地员工占比超过60%。
智通人才连锁集团创新总部总经理杨成峰则观察到,不少求职者对广东的兴趣源自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前景的判断,“产业优势是一方面,广东制造业基础扎实,人才管理模式上也具备更丰富的经验。同时,我们在交流中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比较看好,认为这是重大国家战略,未来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2024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率先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并培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先进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汽车、新能源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2024年第一季度,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21元,同比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
岗位需求、产业前景、宜居环境、人才政策等组合构成这座经济第一大省的人才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广东多地也正以此次集中“北上”招聘为契机,积极与重点高校开展对接,探索建立覆盖面更广、对接精度更细、人才输送效率更高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
其中,4月20日,在南开大学校园专场活动举办期间,广州市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广东省白云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就共同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广州市白云区驻南开大学招才引智服务站”(简称:招才引智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
据悉,招才引智服务站将鼓励、支持南开大学学生到白云区重点企业实习、就业,由白云区做好往返交通、食宿和实习费用等各类保障,并建立校地互访机制,让政府和企业深入了解高校人才培养、智力成果、科技创新等情况,让高校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此深化校企双方日常互动,形成长效稳定的校企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北京、杭州、武汉三城现场招聘落下帷幕,广东这场“百万英才招聘”还将在未来一周陆续落地西安、长沙、南京、成都4城,继续向全球人才发出“百万offer”。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