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传推介会在广州举办,该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广东省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会前经材料审核与深入讨论,专家投票评选出10个项目作为2024年度全省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于会议现场举行了授牌与颁奖仪式,其中,惠州市2个项目获评入选,分别为惠州府衙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葛洪抱朴 问道罗浮”文物游径活化利用项目。
推介会现场
近年来,惠州市深入沉淀,在“三普点”数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不占优的情况下,全力投入、统筹资源,打造标杆品牌,先后3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东湖旅店活化利用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也是唯一分别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遗址、文化遗产游径等3个领域分别取得突破的地市。
惠州府衙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
惠州市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所在区域,在历史上被称为梌山,是府城内海拔最高处,是惠州千年府衙核心区域及惠州城市的“原点”、惠州历史文化的“聚宝盆”。
清康熙《惠州府归善县图说》中的梌山与府城
公元590年,隋朝在梌山设立循州总管府,与广州、桂州并立为岭南三大行政中枢之一。此后1300年,府衙巍然未徙,堪称中国城建史的“活化石”。2022年,在府城遗址公园考古发掘出大堂等建筑基址,实证了惠州府城1400年不偏移的中轴线与城市基因。2024年2月以最小扰动原则原址建成的“掀起历史一角”—惠州府衙遗址展示馆,让夯土层中的历史“开口说话”,让市民“真切触摸惠州千年历史”。目前,该处已列为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亦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将考古遗址与展览馆相结合的遗址创新活化利用场所。
“这是全省除广州外第一次对官署建筑进行发掘!”据悉,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所在区域在升级改造工作开展后,按照“保护优先、考古先行”的原则,邀请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
其间,考古发现的梌井、9处建筑基址等,增强了惠州的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增强了历史场景。更为重要的是,其实证了惠州千年府城文化,为研究惠州府治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岭南地区明清时期官式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对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叙事体系、讲好惠州故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掀起历史一角”—惠州府衙遗址展示馆
目前,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所在区域正按照惠州市委、市政府“江湖一体”工作安排,开展新的考古调查勘探等工作。以府衙遗址区域为核心,拓展至府城城墙、梌山书院、惠州府学宫等相关区域,尽可能复原或恢复优化相关场景或建筑,使停留在纸面的府城文化变得可触可寻,深度擦亮府城文化品牌,打造近悦远来的城市会客厅,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魅力,彰显“千年府城,岭南名郡”的精神底蕴。
“葛洪抱朴 问道罗浮”文物游径活化利用项目
“葛洪抱朴,罗浮不远山海之志”。近年来,罗浮山以葛洪文化为轴线,串联起冲虚古观、稚川丹灶、洗药池、摩崖石刻等古迹,形成了以葛洪和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游径。
罗浮山洗药池
在此基础上,以游径为依托,罗浮山还结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设计了《青蒿素探究之旅》《邂逅中医大咖》等多种主题的研学课程,让青少年通过参观游览、聆听医者故事、动手进行青蒿素提取等课堂实践,在丰富活动中逐渐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医药的认识。同时,罗浮山还以“月月有节”的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清明艾文化传承葛洪“艾灸祛湿”智慧,罗浮修禊复原东晋文人雅集,书画名家在洗药池畔挥毫,太极大会在洞天福地演绎道家养生哲学等。
葛洪博物馆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特别指出:“罗浮山的活化智慧在于对葛洪文化与现代建筑遗产的综合保护利用。将礼堂改造为葛洪博物馆,通过文化游径串联起不同年代、级别和内容的文物点。同时,通过在罗浮山景区举办全国性的中医药大会、中小学研学及当地民俗节庆活动,来体现这些保护利用方式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积极影响。”
据了解,此次项目入选,标志着岭南文化遗产活化进入“价值转化”新阶段,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进行了行业领域的有益探索。
文、图|贺沁怡 通讯员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保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