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暑期安全“不放假” 防溺水知识要牢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7:33:00    

暑假期间

天气炎热

游泳戏水成为消暑的热门选择

但风险隐患也暗藏其中

家长们要绷紧防溺水这根弦

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这些防溺水知识

和孩子一起来看



1.牢记“六不准”原则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结伴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

不准无家长监护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水域游泳;

不准盲目下水施救。

2.掌握两会

1.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在水中可以采取的自救方法:

保持冷静:慌乱会加速体力消耗,尽量放松身体,采取仰漂姿势等待救援。 利用浮力:抓住身边的漂浮物(如空水瓶、木板等)。 呼救:挥手并大声呼救,吸引他人注意。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发生呛水时要保持冷静,应时刻知道自己的口鼻是否在水平面之上,以避免在呛咳时再次吸入水。

3.家长“四知道”

知道孩子去哪里

知道孩子做什么

知道孩子和谁去

知道孩子何时回来

4.游泳安全守则

选择正规场所:去有救生员、安全设施完善的游泳馆。结伴而行:不要独自游泳,未成年人要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游泳。做好热身:下水前充分活动身体,避免抽筋。量力而行:不要逞强,避免长时间游泳或过度疲劳。

5.溺水“施救方法”

1.不盲目下水,尤其是未成年人,应优先呼叫专业救援人员。也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品抛给溺水者进行间接施救。

2.若入水直接救护。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上岸后的急救方法: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的,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

记者:丁星星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文昱绚

编 辑:杨青青

  
相关文章
暑期安全“不放假” 防溺水知识要牢记 1岁半幼童赤身在青海牧区走失12小时后获救!警方回应 凌云光申请缺陷分类方法和装置专利,可适应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缺陷模式 安庆海事:长江航道“野泳”风险多 与水为伴 消暑解热 乐享清凉一“夏”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中考健康提醒:科学应对压力,轻松迎接挑战 烟台芝罘区109处幼儿园招2025年秋季招生7244人 中考第二日:毛毛雨,浓浓情!